第205章 拼夕夕数学作业(2/3)
颇有些得意的苏轼。
天幕真是,如此多文人墨客,偏就近段时间仅仅提到了那么几个。
本身他们家处理那些人情往来已经跟累了,但,比起与家人分隔两地,这样聚在一起的累,苏辙还真是乐在其中。
至于苏轼这个哥哥,则是庆幸自己可以出现在天幕上,毕竟弟弟出现过了,他怎么也要出现过一次才对。
谁让他们两兄弟,就是如此的形影不离呢?
至于其他朝代的其他人,则是撇撇嘴,天幕真就偏爱那什么三苏。
怎么就不能提一提他们呢?
【公元0年,此时的大宋仁宗天子在位,他的父亲苏洵依然健在,与弟弟苏辙也未曾分离。】
【在苏洵的带领下,三人前往成都拜访张方平,这场会面有一段形象的描述:
轼,年二十,以诸生见公成都,公一见,待以国士。】
【这个评价并非吹捧,此时的少年意气风发,东坡居士的名号,将贯穿中国历史的长河。】
苏辙:看来我猜的不错。
哥哥本应也是如此光芒万丈的人生,那颠沛流离的人生,如何配的上他?
苏轼:原来我这么厉害的吗?(开玩笑)
不过话说回来,苏轼心中本就有自己的坚持与自傲,有这样的评价,日后有这样的日子,似乎…也不奇怪啊。
苏洵:两个儿子!都是我的!
【公元0年,在苏轼青云直上之时,苏洵病逝。三年后,王安石变法的大幕徐徐拉开,作为众望所归的清贵才俊,苏轼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党政漩涡。】
【多年的风雨对苏轼来说,既是惩罚,也是一种磨砺。】
【岁丧母(程氏)
0岁失去发妻(王弗)
岁丧父(苏洵)
岁失去恩师(欧阳修)
岁丧子(苏遁)
岁失去第二任妻子(王闰之)
岁失去侍妾(王朝云)
岁诀别弟弟(苏辙)
在苏轼向着自己的大道坚定前行的同时,他生命中的故人也在一一离他而去。】
这样不断都在失去的人生,也让现在意气风发的苏轼对了一抹不解和惆怅。
纵观历史,难道说只有这样的经历,才能够配得上一些人嘛?
他苏轼何德何能?
想起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失去的太多,哪怕是他这个本就豁达的人,也都会觉得遗憾。
【历经亲人相隔和官场失意却造就了一位万众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