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李世民向往的开元盛世!(2/5)
人。
要把天宝年间的问题解决一下,解决问题前提自然是要了解问题。
李世民可以去慢慢调查,但是有萧然在,就不需要如此,直接问萧然就好。
“李隆基的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时由于封建经济的发展,也加速了土地兼并,以至百姓多迁徙流亡。”
“财政方面的问题是吧!”
萧然点点头,“对,均田制破坏,均田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加之,最高统治集团日益腐化。”
“从开元末年,李隆基就整天过着纵情声色的生活,杨贵妃一家势倾天下,任意挥霍,杨氏兄弟姐妹五家,声色犬马,权欲熏心,过着荒淫糜烂的生活。统治阶级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促使社会矛盾不断加剧。”
“这个杨玉环也真是祸国殃民!”李世民对此很是反感。
“美丽没有错,只是李隆基宠爱过了头,杨玉环也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大事,也没有干涉朝政,你不能把李隆基沉迷酒色的锅扔给杨玉环。”
长孙皇后赞同点点头,“小然说的对,说到底还是李隆基的过错。”
李世民没有反驳长孙皇后,“你继续说。”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李隆基后期,口有蜜、腹有剑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达十九年之久他在职期间排斥异己,培植党羽,把持朝政已经很离谱了。”
“继李林甫上台的杨贵妃之兄杨国忠,更是一个‘不顾天下成败’,只顾循私误国之人,他公行贿赂,妒贤忌能,骄纵跋扈,不可一世。奸臣当道,加深了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尤其是杨国忠与安禄山之间争权夺利,成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线。”
“杨国忠和安禄山不和?”李世民问道。
“杨国忠算是踩着李林甫上位的,他就是各种看安禄山不顺眼,一直和李隆基说安禄山要造反。甚至是到了诬陷安禄山的地步,安禄山也很头疼。”
“这不是他造反的理由,他还是得死。”李世民是不可能忍饶了安禄山的。
“安禄山在李林甫死了之后处境很尴尬,我要是安禄山,我也造反。”萧然耸耸肩表示。
“这是何意?”李世民不解,“安禄山还有什么难言之隐不成?”
“安禄山为了讨好李林甫和李隆基,把李亨得罪死了,李隆基一大把年纪了,李林甫死了,杨国忠整天看安禄山不顺眼,李亨上位第一件事肯定也是收拾安禄山。大唐十个藩镇,安禄山一个人身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