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文武归降,袁氏落幕(2/3)
,沮公不如听我说说?”
张武在前,沮授自知自刎无望,叹道:“愿闻其详。”
“大将军顺应天命,致使两家免于兵祸,就算哪天突然暴毙,依旧会被历史铭记。先生虽高才,但罔顾两州百姓陷于战乱,顾小义而忘大义,自刎尽节也不过留一愚忠之名而已。”
话说得相当直白,甚至有一丝威胁的意思在里面。
沮授是明白人,张武自知是忽悠不动他。
可张武和郭嘉玩了那么久了,却也总结了一套对付聪明人的办法。
不需要多余的弯弯绕绕。
要么直接动武,以力压服。
要么,就直接抛出利弊,让他自己琢磨。
张武的话简单的翻译翻译就是:老实投降,不管袁绍死不死,沮授一准留名青史。
抵死不降,挥剑自刎。保管是一个愚忠之名传世。
沮授根本不用去怀疑张武能不能做到这点,
历史从来都是由胜利者书写,他若身在曹营,便是身上有所瑕疵,但身担重职,史官落笔时也会替他润色润色。
他若为袁绍尽节,那身后之名,就真要全凭史官心情了,心情好说不定留个美名,心情不好再有张武强加干涉之下
这与节操无关,就是最简单直白的人情世故。
“本将军军务繁忙,就不作陪了,左右,送先生去见魏王。”
“喏。”
劝降这种事,点到为止即可。
沮授是执拗人,也是聪明人,一旦他开始纠结了,曹老板自然有一万种方式方法让他心甘情愿的投效,用不着张武浪费口水。
真正令张武感兴趣的,反倒是另外二人:韩猛、高览。
河北四庭一柱一正梁。
其中颜良和麴义早就凉透了。张郃已降,文丑受俘。
大致框架还在。
好好整合一番,可以将曹魏的猛将阵容再提一个强度。
眼下猛将虽多,可收编了冀、幽二地后,马腾投效也提上了日程。
北方彻底平定之后,南北两道防线就被无限的拉长了。
北边,自幽州最东始,一路接连延伸至西凉最西。
南边,长江沿途,绝不可丝毫懈怠。
这么大的地方,猛将自然是越多越好。
张武冲着曹休挑挑眉:“去,将韩猛、高览二将请来,记着,客气点。”
“得令。”
眨眼的功夫,二将带到。
姓名:高览
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