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2/3)
那就不作考虑,至于理工科呃专业,想来随便找个应该也都足以让自己安身立命。
毕竟什么三反五反、文革……
关自己一学理工科的三代贫农大学生什么事?
在自己主动躺平,不轻易站队的情况下。
权势和财富自然也跟自己不沾边儿,那也就没机会得罪什么有足够分量的人。
那还有什么值得别人惦记?
没油水可榨,扇一巴掌自己手还疼。
谁会来招惹自己,图啥?
至于跟自己一个级别的小卡拉米,大家就看看各自的手段呗。
李想国想着,也回屋洗手,开始蒸豆包。
锅里放上水,架上锅叉和高粱秸扎的蒸帘。
再在上面铺上屉布。
拿着一棵大白菜掰开,洗干净,控干水,把菜叶一片片平铺,垫在屉布上面。
随后就开始用粘面子包上豆沙,做成一个个鸭蛋大小的圆球。
一个个整齐地摆在白菜叶上,彼此间稍微留出一丝缝隙。
尽管蒸熟还会粘在一起,却也好分开了。
原主的奶奶,到了锅边,都会留下空隙。
避免糊,也更好端起盖帘。
不过李想国喜欢吃锅巴,所以即便紧贴着锅边,他还是摆满了一圈豆包。
这样等着蒸熟了以后,贴在锅上的这些豆包,会长出一层厚厚的锅巴。
点火蒸起来。
随着白气氤氲,渐渐出现小米的香味。
接近半小时,撤火,掀开锅盖。
锅里的豆包愈发的黄澄澄的,也因为挨得太近,外加着蒸熟的面变软塌下来,所以这些豆包也都粘在了一起。
倒一碗凉水放在边上,用锅铲在已经粘在一起的豆包中间切下去,把它们分开。
用手蘸了凉水,伸到锅里拿起滚烫的豆包,放在边上的盖帘上面。
不过这个就要留些空隙,所以很快就捡了满满一盖帘。
锅里还剩下大半锅。
换了盖帘,全都捡起来。
用筷子夹起来一个豆包品尝一番。
相比饼子,少了油香,却更能凸显清香。
贴在锅边形成的锅巴更是酥脆香浓,非常可口。
不过他也只吃了这么一个就停了下来。
一则是刚吃过早饭没多久,肚子吃不下;再就是这总归是黏米,吃多了难消化,会“烧心”。
拿着盘子装了一盘,端着去了隔壁二黑子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