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这大唐,越来越热闹了!(3/4)
哪怕国子监学生,大部分都不差那三瓜两枣。
但是把手抄报纸的活儿,当成作业,让他们必须每天把最新的报纸抄写一百张,抄的不够、不好,就让授课博士给他们下个不堪大用的评语,他们又该如何应对?
终究,柳文岳还是想要继续当人。
再说,他和国子监祭酒张后胤也不熟。
这位是帝师……
一开始就是客居太原,不小心被李渊引为宾客,还帮李二讲解过《左传》……
起兵之后,他就当个文书。
再之后,大唐建立,他就是齐王、酆王,继续当老师。
再然后……嘿,你还真别说,我一眨眼,怎么就帝师了?
反正挺魔幻。
李二十分重视国子监,类似孔颖达也在国子监任职,反正天下数得着的大儒,要么教学,要么挂名,甚至每年仲春和仲秋,李二亲自过去,以大牢敬祭孔子,礼典极为隆重。
SO……
太岁头上动土,没必要!
还不如把任务交给东宫左春坊下面的崇文馆……
一来,能让东宫有点美名……瞧,太子多善良,怕读书人穷的吃不上饭,却讲究风骨,不屑做苦力,便想办法给他们挣个饭钱。
二来,还能扩张一下东宫的影响力……
什么叫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要是遇到读书的种子,还能抢先下注,好好培养,也算一个吸收新鲜血液的渠道。
乃至,拿钱办事,孔子不孔子的……能有孔方兄迷人?不管报纸什么内容,老老实实抄写就完事儿了!
溜达到东宫。
和李承乾吃了个饭。
李承乾表示……这点小事,身为太子宾客,你自己看着办就是了!
他很忙!
礼部下面有四司,分别是礼部司、祠部司、膳部司、主客司,整个礼部编制人数为112人。
像负责管理供进酒膳、祠祭牲牢礼料、藏冰供赐等事务的膳部司,拢共也就二十一个编制,从五品上膳部郎中1人、从六品上膳部员外郎1人、从九品上膳部主事2人、令史4人、书令史9人、掌固4人……这么多事情,二十一个人怎么能办到,因此有不少的临时工杂役。
杂役……一般人也没资格做,需要梳理各自关系,考察能力,看看谁能争取、刑啊,谁要打下去,换成自己人。
至于112个编制,太子属官,也就占了不到一半,必然要加快动作,尽快把其他人吞掉……要么成为自己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