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除奸佞英雄再复回 第五百七十七章 满朝俱震惊(2/3)
也便软了下来,对阶下众臣问道:“如今贼兵大军压境,众卿以为该当如何?”此言一出,下方顿时议论纷纷,许久后,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汪勃出列奏道:“微臣以为,如今江南路各处皆有贼兵叛乱,而临安久未经战祸,如今城池失修,况且如今殿前司前都指挥使杨存中因秦桧一案不力,已去职外放,殿前司领军这人迟迟未决,军心不稳,一旦贼军兵临城下,恐陛下龙体受惊,故臣以为,陛下可效建炎年间旧事,一面发檄请各处人马前来勤王,一面准备幸定海以纵舟海上,往昌国暂避贼兵之险,留太子殿下于临安监国。到时贼兵知陛下不在临安,自然退却,到时陛下再返临安。臣躬请圣断。”去往海上?想到建炎年间自己在金军搜山检海的政策下行舟海上,虽然颠簸非常,却着实是逃脱一劫。因此高宗皇帝一听此言便颇为意动,至于太子如何,那便不在自己考虑的范围之内了,当年徽宗皇帝都可以将自己亲儿子架在火上烤,更何况赵昚又不是自己亲生的,便是贼兵破了临安,又与自己何干?想到这里,高宗皇帝假意沉思片刻,随后说道:“宣太子进殿。”过不多时,正在户部的太子赵昚被宣入殿中,跪倒在阶前山呼万岁后,只听高宗皇帝说道:“皇儿,朕欲往定海一观水军操练,但御驾出宫,须得有可靠人坐镇临安。朕思来想去,你自入户部以来,勤勉有加,故唯你可负得托,因此今日召你前来,便是问你是否愿在朕幸定海之时代朕监国?”此时赵昚早已得了岳飞传来的消息,而且汪勃的提议也早在其意料之中,因此便说道:“儿臣为陛下分忧乃是理所应当,但儿臣经历尚浅,还请陛下恩准,命咸安郡王韩世忠、清河郡王张俊、枢密使汪勃随儿臣留守临安以为辅助。”此时高宗皇帝一心都只在如何出逃上,自然对赵昚所请一无不准。连下三道诏谕,一是命咸安郡王韩世忠、清河郡王张俊,枢密使汪勃留临安助太子监国。二是命各部除尚书外其余人等不必随行,免误国事。三是命殿前司禁军整备,起兵两万随驾东幸。殿上群臣听得高宗皇帝不让百官随行,心中皆生不满,纷纷上言,但高宗皇帝深恐当年旧事重现,一旦百官随行,登船之时难免争抢,一旦再现当年诸班直卫士叛乱之事,恐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一力驳回众议,宣布退朝。数日之后,高宗皇帝一行车驾浩浩荡荡出了临安城,一路来到定海,登上海船,向着淮东而去。就在高宗皇帝以为逃脱生天之时,岳飞大军也已经兵临临安城下,各路勤王之师却是丝毫未有所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