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驱伊洛英雄显身手 第三百六十八章 岳家军扩军(2/3)
,于是在旧有水军基础上再加扩充,最终选择水性精熟者万人成军。以杨虎为统领,阮良、耿家兄弟为副统领,专司长江之上各处巡防之职。而后又有后备军三万余人,后勤军两万余人,皆由陈淬统领。各军之中营连所设,皆依前例,自此,岳家军大军彻底稳定下来,岳飞也深知兵贵精而不贵多,对各军的审核标准极为严格,并且实行末尾淘汰制。非战之时,三月一次大比拼,将各军排名靠后者,淘汰入后备军中,再将后备军中优胜者吸纳入各军。这种机制使得这十万人马人人争先,士气进一步提升。随着人马的增多,军械之物所需便有增加,于是岳飞将自己辖区内的能工巧匠集中于鄂州,对刀枪甲盾等军需进行着力打造,而这其中,有一人不得不提,那便是岳飞在平定吉州偶尔所得的名匠,梁山好汉金钱豹子汤隆。原来汤隆这些年流落各地,生活颇为艰辛,一日张宪巡城之时,偶尔在城中的铁匠铺外见到他的身影,识得是当年赠给自己虎头錾金枪之人,大喜过望,于是邀其一道去见岳飞。汤隆与岳飞一番细谈后,对其为人甚是敬佩,于是便留在岳飞麾下,而岳飞将其任为后勤军中专管匠造的统领,使其一身本事能够尽数发挥。这也才有了攻克荆襄之地时的巨盾,重甲等物,这些皆是由汤隆指挥手下匠人着力打造。而此次平定了杨幺,将湖南与江西一带也归到岳飞辖区之中,这让岳飞十分欣喜,因为他很清楚,这两处有大量的煤炭存于地下,而荆襄之地则盛产各类金属。这二者齐备,则可使全军上下军械再上一个台阶。于是岳飞一面于鄂州治军,一面将后勤军分派各处,在湖南江西一带产煤处大量采煤,在荆襄所在寻找各类金属矿藏。而自己则与汤隆等工匠一同研究炼钢之事,宋代炼钢之法在神宗时期得到了极为长足的进步,高炉冶炼法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岳飞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在岳家军初成的时候便开始大量地召集各类工匠以为己用。屯驻鄂州后岳飞利用长江水系的巨大优势,利用水力驱动风箱,再加之煤炭的使用,使炉温升至一千五百度,大量生产出了许多高碳生铁。而这些生铁再经过无数工匠的精炼、锻打、淬火等工序,制成大量的优质钢铁。而汤隆等能工巧匠的加入,更是令这些优质钢铁成为了武装岳家军的一件件利器,这也成了岳飞以这十万人的队伍驱逐金人的底气。而除了整治军备之外,岳飞在鄂州另一件事情便是广邀各处有谋之士充作自己幕僚。观宋一代,崇文轻武,在文人眼中,武将皆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