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靖康变君臣几多难 第八十六章 再援太原府(2/3)
车一样也在顶部铺设生牛皮,外面用铁皮包裹。这鹅车乃是粘罕参考城墙的高度制作,修造得比城墙略高,可以做到向前瞰城头,向下附城脚。只不过鹅车下面安有轮子,但因其重量惊人,于是在攻城时,仍需要数百上千人推行,其行甚慢,又兼长颈高耸,形如大鹅,故名鹅车。而金军之前在城外赶制攻城器械时,王禀也早已未雨绸缪地做了相应准备。他于城中设制跳楼,也如鹅形一般,中间可以藏人。待得鹅车来到,宋军便将系了石块的长索扔将出去,绕在鹅车顶上。而后宋兵便再拽着绳索一齐发力拉扯,鹅车因其高耸,重心不稳,很快便被拉倒前倾,无法前行,反而连累躲在其中的金军死伤无数。就这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粘罕虽然也是金国名将,军事谋略极为出众,但面对太原这般刺猬一样的城池也是无可奈何。粘罕自从追随完颜阿骨打起兵以来,战必胜、攻必克,从未遇到像王禀这样的对手。他眼见攻城不利,金兵死伤惨重,只好停止攻城,不得不改变战略战术。一番苦思冥想后,粘罕准备长期围困太原城。他命人在太原城外数里的范围内遍植鹿角木,中间仅留了小路供人行走,并时时派人巡守。待一切安排妥当,粘罕便坐镇指挥,其余金军则分兵攻陷太原周围郡县。如此一来,太原城中军民与外界断了交通,被困孤城。此时金军攻不破城,宋军也无力突破金军的封锁,只得在此对耗,看哪一方先支撑不住。而此时汴京城内,钦宗皇帝在李纲、种师道等重臣劝说之下,也逐渐明白太原三镇的重要战略地位,于是下诏曰:“朕承道君皇帝付托之重,十有四日,金人之师已及都城。大臣建言捐金帛,割土地,可以纾祸。赖宗社之灵,守备弗缺,久乃退师。而金人要盟,终弗可保。今肃王渡河北去未还,宗翰深入南破隆德,未至三镇,先败元约,及所过残破州县,杀掠士女。朕夙夜追咎,何痛如之!已诏元主和议李邦彦,奉使许地李悦、李鄴、郑望之,悉行罢黜,又诏种师道、姚古、种师中往援三镇。朕唯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与人,且保塞陵寝所在,誓当固守,不忍陷三镇二十州之民,以偷顷刻之安。与民同心,永保疆土,播告中外,使知朕意,仍札与三镇帅臣。”钦宗皇帝诏谕已下,种师中原本来援京师,但大军未至,京师之围已解,于是接诏受封为两河制置副使,与其兄种师道驻兵以守滑州。种师道见大军来到,于是便命姚古带兵六万前往救援太原,种师中领兵九万救援中山、河间两府,第三路则由张灏自汾州北上。三路军互为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