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法性与博观(2/3)
,也绝对是更明智的选择。不过法术便不一样了,即使许恒挑不到什么厉害法术,也不妨碍什么,何况技多不压身,了解多些总归不是坏事。只是许恒并没想到,修炼法术,似乎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他想起自己在太光山时,看过的《杂摄妙用七十二般法术详解》,其中除了那七十二门不入流的法术,对于法术原理的阐述与叙论也使他受益匪浅。所以他在此处,首先选择的也是类似的书,而这本书讲述便是法术的两种修炼方式。这里说的不是内炼与外炼的区别,而且截然不同的两条道路,一种就是最为寻常的法术修炼,而另一种,则是将法术纳为自身的修行一部分。玄光修士,能将修成的法术凝成符箓,藏在胸中祭炼,所以才能将法术修炼到高深的境界。渐而渐之,就有修士发现还可再进一步,将符箓种入内天地中。如此一来,等若无时不刻,都在以法力祭炼符箓,法术的修炼自然是一日千里。如此照理而言,此法应该完全取代寻常的法术修炼方式,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因为一旦如此做了,符箓的法性也会反哺本身,而这个反哺是好是坏,却要看道法与法术的相性。若是道法与法术之间相得益彰,自是不必多说。比如一个修行火法的修士,再将一门火行法术凝成符箓,种入内天地中,不仅法术修炼起来事半功倍,还能使他的法力更加精纯。再比如此人,若是修炼了一门‘太阳真火’的法术,日积月累下来,还能使自身的法力,带上一丝太阳真火的‘火性’。这就是法性的反哺,所以若是修炼相辅相成的法术,对自身的功行还有着极大的裨益。反过来,若是此人修炼一门水行法术,却可能使法力变得驳杂,这就是得不偿失了。可要是以寻常方法修行,虽然不是不能做到,但是一来进境不能与前者相比,二来不合自身道法,使用起来也不能得心应手,实在殊无必要。所以许多时候,大部分修行人都会选择与自身道法相合的法术主修,再辅以一些万用的法术,以此构架自身的法术体系。许恒合上手中的书,眸中露出思索之色。他想到自己的虚幻天地,直觉似乎有文章可作,只是有些捋不清楚思绪,只能暂时将之放下。许恒将书放回原处,忖道:“看来挑选法术也急切不得,还是得传道法以后再说罢。”不过话虽如此,他还不急离开,便在藏书阁中,跟随兴之所至,随意翻阅起来,尤其在那挂有‘博观’牌样的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