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轰动性效应(1/4)
“多少份?你说多少份?”
“450份了?这就450份了?”
“你们中影的效率什么时候这么高过?”
沪影厂厂长办公室里,徐桑楚手握着电话听筒站在办公桌前,脸色激动,语气中充满了不可置信。
此刻他正与中影的人在通电话,《高山下的花环》上映十天,35拷贝发行数已经突破了450份。
这是什么样的成绩?
1982年《少林寺》上映,曾经创下过480份实发拷贝的记录,是国内电影界35拷贝发行量的里程碑。
如今《高山下的花环》上映才十天,拷贝发行数量已经逼近《少林寺》。
按照中影现在的说法,现在全国各个省级发行公司对于《高山下的花环》电影拷贝的需求巨大,他们仍在要求洗录厂加班加点的制作拷贝,《高山下的花环》发行拷贝数打破《少林寺》的记录指日可待。
七十年代是中国电影行业的巅峰时期,在那个没有其他娱乐手段的年代里,电影是广大老百姓能够接触到的最好的娱乐方式。
也因为有着广大老百姓的喜爱,在那个时候许多电影上映后观影人次破亿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动辄几亿观影人次的电影每年也会有那么几部。
电影看的人多,需要的影片拷贝数自然也多。
现如今的电影发行拷贝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35、16和8.75,对应的是不同的胶片宽度,从宽到窄适用的放映场景也不同。
35拷贝基本都是为大城市的电影院准备的,16拷贝适合中小城镇电影院放映,而8.75拷贝则要深入广大农村地区。
单以数量来论,一般电影的16和8.75拷贝的发行数量是远超35拷贝的。
毕竟中国的城市电影院数量是远远无法和小城镇电影院以及广大的农村放映队相比的。
但发行公司和制片厂还是会更看重35拷贝的发行量,因为在中影的放映系统里,只有35拷贝才是能够赚钱,真正实现商业利润的。
16拷贝和8.75拷贝肩负的更多的是丰富广大小城镇、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使命。
进入到八十年代,尤其是83年开始,国内的观影人数和人次实际上已经出现了下降,但行业内的人对于这种变化并没有明显的感受,因为前些年打下的底子实在太厚了。
放下了电话,徐桑楚的表情仍带着震撼,他用惊叹的语气对坐在沙发上的谢靳说:
“450份,这是奔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