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差异(5/13)
些本地的体育行业从事者,问他们为什么不发展篮球,他们倒是给了我一个说法。”
“他们说丁卡族虽然普遍很高,但都是瘦长型的,而且是怎么吃都吃不胖的那种,属于典型的东非尼罗特黑人。”
“反倒是西非,尼日利亚那边的黑人,虽然没那么高,但爆发力要出色,他认为这是人种的不同。”
“我想想也是,东非的擅长长跑,都是长胳膊长腿的,而西非那边,则是大量出短跑天才,就是爆发力出色。”
“所以丁卡族就算很高,我还担心会有对抗不足的问题。”
在现在的NBA联盟,固然逐渐往外线投射发展,但对抗依旧是最基础的东西。
而丁卡族一个个瘦的跟排骨一样,又吃不胖,对抗这块儿真要打个问号的。第2/2页)
尼尔森一想也是,好奇的问为什么。
陈宇道:“多方面的原因吧。”
陈宇特意找了不少老球探,打听过这个事情。
波尔当初进入NBA的时候,真的是挺轰动的,然后的确有大量的国际球探,跑去南苏丹找类似波尔的天才。
但真正去找了,他们才发现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首一个,那就是很多部落过于传统,他们对于篮球根本没有兴趣,而且很排外,完全不相信这些白人勾勒的美好生活,而是认为他们要把自己卖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里太闭塞了。
这是第一个麻烦,陈宇也遇到了。
陈宇在第一个部落见到的那个年轻人,身高2米29,臂展达到了惊人的2米48,妥妥的静态天赋怪,但对于陈宇的提议,他嗤之以鼻。
他们酋长也不同意,说这是部落最好的战士,死也不能离开部落。
给钱都不好使。
“然后就是他们年龄都太大了,培养的周期太长。”
除了这个原因,NBA那些国际球探对他们不感兴趣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完全没有接触过篮球。
身体天赋再好,也得训练,得有基本功才行啊。
少了童子功,上限肯定不高。
就像波尔,除了盖帽,得分能力一塌糊涂,就是因为接触篮球太晚。
如果找20岁的,没有基础。
那如果去找孩子,又需要耗费不知道多少年去培养。
NBA可没有什么青训体系,NBA的球队只吃现成的,不可能花钱去培养。
那这么一来,他们对于NBA的价值就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