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被限定死的案件!(3/4)
一个略显迷茫。
从目前得到的信息来看,凶手对江三市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所以排除第二选择!
“概率较小,按照概率大的,当成凶手拥有自己的地盘,那么这个地盘便是对方的活动范围,轻易不会出去。”
人是有固定的行动范围的。
普通人,如果回忆一下自己的活动范围,就会发现自己几乎是两点一线的方式。
并且,这个范围往往会被身份所固定死!
举个例子。
学生身份,以半年为时间期限,回忆过后,便会发现几乎是家和学校两点一线的活动范围,并且去上学的路几乎也只会走同一条!
再者,普通的工作社畜。
活动轨迹家,公交或者地铁,工作地铁,下班回家依旧公交地铁,劳累一天回家,偶尔去家附近几公里的娱乐地点玩玩,但也仅限于上网,或者吃饭。
当然,活动范围有可能会更远,比如几百公里,但这种大多都是提前计划的,比如上班时提前想着放假的生活安排。
这种东西很好查,但警察没异样,就代表,受害者两人,并未有改变的想法。
也就是说
受害者和凶手之间,两人均无改变想法,但依旧在固定活动范围内发生矛盾的话
“那他们的活动范围,必然会有一部分相同!”
许生认真的说道。
“某个地点,两名受害者,凶手,包括未出现的受害者,一定在这出现过!”
活动范围,在信息时代还没来的时候,产生的矛盾几乎被这四个字限定到死!
你遇不到对方,就无法产生矛盾!
而如果你遇到了,那你二人的活动范围,必然是某部分相同。
比如,去北极玩的,没办法被在南极的人殴打至死。
但却可以被同样去北极玩的人殴打死亡!
“所以,你的意思是”
李胜眼前一亮,他有点理解许生的想法,逐渐跟上对方的思路。
“凶手的身份我们猜测的不一定准确”
“但受害者的身份我们了解的很足够!”
“也就是说,只要将行动地点文字化,然后从这些文字里,抠出符合凶手身份,以及矛盾冲突点的地方”
可行吗?
可行!
还是那句话,电脑未完全普及前,一切的个人矛盾,都被活动范围限定的死死的!
凶手和受害者,产生矛盾的地点,必然会被存在于纸面上,那寥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