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讲得不错!(3/4)
够做到知其然而断其所以然时,便差不多达到了察变的门槛。”
“那这个望神怎么才能够做到啊?”
“其实望神也一样,同样需要临床经验的累积才能够做到,并不是光靠理论知识就能够做到的。”
“........”
对于学生们提出的这些问题,苏正南笑着一一解答。
其实中医医术想要进步,最快的办法就是给患者问诊,不断地积累临床经验。
因为中医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医术,而非固定的理论知识。
莫朝阳去了趟卫生间回来,看着一群学生围着自己的小师弟问东问西的,脸上不自觉的闪过一丝笑意。
叮铃铃!!!
十分钟的时间转眼即逝。
上课铃声再次响起。
围着苏正南的学生们意犹未尽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期待着接下来课程。
苏正南微微一笑,对着大家说道:“接下来我们来讲一讲中药的药性以及方剂组合吧,这也是咱们中医治疗的最主要方式之一。”
“针灸,推拿等等虽然也是治疗手段,但对于大部分的病症来说,中药永远是最为适宜的治疗方案。”
说着,苏正南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几种常见的中药名字。
“人参,性温,大补元气;黄连,性寒,清热燥湿……”
苏正南一边写着,一边讲道:
“我想你们应该知道,每一种中药的药性都不一样,了解中药的药性我们才能根据患者的病情开方诊治。”
“比如:治疗风寒感冒可以用麻黄、桂枝解表散寒;治疗肺热咳嗽,则可用桑叶、黄芩清肺泻火等等.....”
“在了解药性的同时,我们需要在望、闻、问、切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理论仔细分析病症,如此才能够辨证施治。”
“.......”
苏正南大致讲解了一下中药药性的辩证思维,并举例说明了如何根据病症选择合适的中药配方。
“中药方剂的组合犹如一场精密的音乐会,每一味药都是其中的一个音符,只有和谐搭配才能奏出治愈疾病的美妙乐章。”
苏正南笑着打了个比方。
这让学生们听得纷纷点头,大家对于中药药性和方剂的组合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叮铃铃!!
一堂课四十五分钟。
苏正南讲着讲着,下课铃声便又响了起来。
旋即,苏正南放下了手中的粉笔,笑着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