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后续影响(1/6)
9月30号。
由青港通往台前的绿皮火车上。
年近50的吴建华,在两名练家子保安的陪同下,抱着鼓鼓囊囊的双肩背,坐在三人座的最内侧。
他原本是一家民营化肥厂的老板,两年前路过东山省内高速385路段,因好奇十字路口,曾在十里营留宿两日。
期间发现三元农业的东西很有卖点,于是与三元农业签订了供需合同,做起了商超生意。
在过去的两年中,三元农业的业务连续变更。
三系豆油变成西王调和油。
三系蔬菜变成寿光特产。
三系日化变成各种外资品牌。
三系五金变成杂七杂八的不知名小品牌。
包括三系药品,都贴上了‘京’‘鲁’等字号。
但三系产品的质量未变,供需合同也就始终没有更改。
因此吴建华的商超买卖,越做越大,时至如今,已经在青港拥有5家大型商场,13家小型超市。
然而三元农业换帅后,新人董事长余阳的负面评价,越来越多。
质疑年龄、质疑资历、质疑什么二代···
并且除了新闻媒体抨击其故意嘲讽北美,就连许多上级领导,也批评其不顾全大局,恶意破坏刚刚与北美签署的新一轮贸易协定。
尤其最近,某些人竟然开始搞一些小动作。
比如突击检验当地三元农业的半成品蔬菜和各类冷鲜肉。
比如取消三元农业使用当地绿色通道的资格。
比如迫使商超下架三系产品。
吴建华在青港的5座大型商超,13家小型超市,连续两年采用三元农业的供货渠道,如今不再销售三系产品,势必要寻找新的供货商。
外界供货商收到消息,倒也没有漫天要钱,甚至约定低于三元农业一半的报价进行供货。
事情似乎解决了。
但两个月过去,超市客流急剧减少。
时至如今,5座大型商超和12家小型超市的每日亏损总额,已经达到30万(员工薪资、库存过期、房租电费等等)。
吴建华先后派出三批人进行调查,后来又亲自了解状况。
最终得出三个结论。
一是自家商超供应的产品,与越来越多的小型商店中的产品,没什么区别,并且对方价格更低,促销力度更大,这跟供应方抢占市场有关。
二是三元农业的产品质量,远远高于这些供货商,并且包装精美,容易识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