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74章 战马三件套登场(2/3)
来。
金属铁甲泛出的幽光,看到在场众人,心头一阵发寒。
“主公,这马铠,还有马具!”
此刻。
哪怕是赵云这种马上战将,看到全副武装的战马。
也忍不住眼中泛出道道精光。
尤其是战马腹部坠下两个马镫,立刻引起了他的注意。
叶晨看着披甲的战马,以及配上战马三件套的顶级装备,满意的点点头。
这个时代。
并没有双边马镫的出现。
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骑兵盛行,真正意义上的马镫才出现。
和西汉时“布马镫”不同,魏晋南北朝马镫为铁制,牢固,不易脱落。
还是双边马镫。
如此。
可以最大程度解放骑者双手,令骑者可以仅以双脚便可控制平衡,从而能在马上冲、刺、劈、击等动作。
骑兵的战斗力因此有着飞跃性的提升。
因着马镫的发明,魏晋南北朝时,骑兵逐步发展至重骑兵的时代。
直到宋末,发展到巅峰。
当时的骑兵队伍中,人马均披铠甲,全副武装,史称“甲骑具装”
关于甲铠,其实早在西周时就有出现,当时的战马主要用于车战。
在马上覆甲,就是为了增强车战中的防护力。
然而,那时的马甲,形制简陋,主要由马胄、马颈甲、左右马身甲三部分组成。
虽然提供了一定的防护力,但由于没有马当胸,也就是马身前部的防护部件。
且侧面身甲为整体式,故一旦进行高速跑动,马匹就会暴露出马铠防护的部位。
与此同时,这种老旧的马铠,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妨碍战马的动作,可以说是弊大于利。
此后的官渡之战时,曹操在挫败强敌袁绍后,曾喟叹道:“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
由此可见,马铠即便在这个时代,也是少之又少。
《后汉书》中就有所记载,”铠甲“不混用,”铠“为铁制,”甲“为皮制。
曹操所言的”马铠“,指的是完备的一套铁制马铠,占据河北,兵强马壮的袁绍也只有三百具。
而现在的叶晨。
战马和生铁都不缺。
只要他想。
短时间就能打造出一支人数几千的重甲骑兵军团。
这就是未来他争夺天下的资本。
“老李,取一幅铁甲来,给子龙穿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