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万人难敌常遇春(2/3)
的丰功伟绩,紧接着介绍下一位猛将。
第九位:常遇春!
常遇春(1330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南直隶凤阳府怀远县人,元末红巾军杰出将领,明朝开国名将。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归附朱元璋,自请为前锋,力战克敌,尝自言能将十万众,横行天下,军中称常十万,官至中书平章军国重事,兼太子少保,封鄂国公。
洪武二年,北伐中原,暴卒军中,年仅四十,用宋太宗丧韩王赵普故事,追赠翊运推诚宣德靖远功臣、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太保、中书右丞相,追封开平王,谥号忠武,配享太庙。
常遇春出身于贫苦农民之家,青少年时期,不甘心于老死田间,因而随人习练武术,家贫,无力支付学费,就以多出力干些勤杂工换取学习机会。
到长大成人之后,常遇春体貌奇伟,身高臂长,力大过人,学武有成,精于骑射,各种兵器都能使用。
常遇春成长的年代正值元末,阶级矛盾已经激化,盗匪和起义军蜂起。
常遇春因不满生活现状,无法忍受饥饿的折磨,就投奔活动于怀远、定远一带的绿林大盗刘聚。刘聚见常遇春有勇力,就让他当什夫长,并引为心腹。常遇春跟随刘聚拦路抢掠,入宅为盗。
起初颇觉新鲜,既能大碗食肉,又能分得银两。
数月之后,常遇春发现刘聚只知打家劫舍、四处抢掠,并没有什么打算或远图,他就萌发出脱离盗群,另寻出路的念头。
至正十五年(1355年)四月,常遇春随刘聚在和州抢掠时正巧遇上朱元璋率军攻和州。
常遇春早就听人说过朱元璋仗义豪侠,很有作为。
他便利用在和州相遇的机会,装成老百姓观察朱元璋的行径。
他亲眼目睹了朱元璋平易近人,视士卒如弟兄的作风,也看到了朱元璋的部队纪律严明,不害百姓的行为。
经比较他知道朱元璋是个做大事者,刘聚仅仅是个盗匪,不能与朱元璋相比。
他当机立断,决定在和州投奔朱元璋。
常遇春去投奔朱元璋时,朱元璋的态度很冷淡。
朱元璋问常遇春:“你是不是挨了饿,想到我的队伍中找饭吃?”
常遇春回答说:“我在刘聚手下打家劫舍,并不愁衣食,只是刘聚只知抢掠和盗窃,并无大志,我听说将军是位贤明智者,因此前来投奔,为将来的前程愿效死力。”朱元璋问:“你能跟我过江打仗吗?”
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