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黑克林根狙击战 (沉重一击…(3/4)
军阵地上,那种带有长长尾焰的椭圆形炮弹,那是法国人发明的,一种可以如雨点般倾泻打击的新式武器。
然而,这位老资历的炮兵指挥官,也仅仅是处于对普鲁士元帅的尊敬,礼貌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会多加防备。
事实上,这位心高气傲,又固执己见的米夫林将军,压根就没把布伦瑞克公爵的话放在心中。
一方面,在诺因多夫村战事正酣的时候,米夫林将军正忙着指挥炮兵们,将大批重炮,以及辎重弹药车,从拥挤不堪的道路上,运往前线。
否则,部署于诺因多夫南面的数十门普军火炮,很快就会因为弹药供给不上而立刻停火。
因此,米夫林并没有亲眼见识到法军的数百枚“洛基火箭弹”,如何是在短短20分钟里,彻底摧毁了布吕歇尔的骑兵纵队;
另一方面,与大多数普鲁士将领一样,刻板、保守的传统早已深深印刻在这位米夫林将军的头脑里。
在他的认知世界中,只有亲眼目睹了“胜利者臼炮”的超远射程与强大威力后,他才接受这种法国制造的大口径臼炮。
至于“洛基火箭弹”,或者叫做“安德鲁的管风琴”,在他看来这种从没见过的“烟花大玩具”,在射程、精度与威力方面,应该远远不如12磅野战火炮。
他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炮弹可以不通过火炮的身管,就能发射到2干之外。至于传闻5干米左右的最大射程,他认为是天方夜谭,痴人说梦。
之所以得出上述这般的结论,那是这位炮兵指挥官让手下的工匠,依照众人描述,仿制出火箭弹及其发射架。
没错,就是工匠。普鲁士军官对国内的军火专家这样称呼的,当然,也可以称呼他们是“手艺人”。
毫无疑问,这种没有尾翼等稳定设计,而且推进火药极不合理的“普版火箭弹”,发射到天空后,就像是“窜天猴”一般,四下胡乱飞舞。别说要打击2公里外的固定目标,甚至还要防范火箭会在半空中突然自行掉头,一下子打到己方的阵地上。
基于此,这位过于自负的炮兵指挥官认定,所谓的“洛基火箭弹”的超远射程与巨大威力,要么属于法国佬胡乱吹嘘的,要么就是那些战败者推卸责任的一种方式。
下午2点55分钟,已准备就绪的普鲁士军队发动了攻势。照例开场的,依然是米夫林将军指挥的炮兵部队。
在普军这边,动用了总共68门8磅与12磅野战火炮,对着1到1.5公里外的法军阵地,就是好一阵的狂轰滥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