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上)(3/4)
经过纳尔逊的实地抛绳测试,他发现国王海的水深比较浅,类似“圣乔治号”和“伦敦号”这样吃水比较重的大型战列舰,非常容易搁浅,继而成为丹麦岸炮的活靶子。
很快,快速帆船上的水手满足了纳尔逊将军的要求,于船只下方放下10多个浮标,以便在后日的进攻状态下,给纳尔逊指挥的特遣舰队指示航向。
只是令英国人想不到的,不讲武德的丹麦海军居然在半夜时分派出水鬼,偷偷将10多个浮标的3分之1,向浅滩位置推移了1段距离,最终造成了英国众多战列舰的误判。
在回到旗舰“圣乔治”后,纳尔逊在写给司令官的信件中说到,“丹麦人的海防要塞看似得庄严可怕,坚不可摧,但是在我看来,用10条战船就能将其摧毁。无论如何,我希望有机会获准1试。”
于是,帕克司令官给予了纳尔逊副将10艘,不,是12艘主力舰船,以及1众辅助舰船。
主力舰包括:“埃德加号”(船长默里,74门炮)、“阿伽门农”号(范考特船长,64门大炮)、“帕里菲莫斯号”(劳福德船长,64门火炮)、“伊西斯号”(沃克船长,50门炮)、“格拉顿号”(威廉·布莱船长,54门炮)、“阿登号”(伯蒂船长,64门炮)、“贝洛娜号”(船长汤普森,74门炮)、“罗素号”(船长卡明,74门炮)……
很快的,纳尔逊再次决定转移自己的旗舰。这1次是从“圣乔治”号,移到了“大象”号上,原因是他的新战舰“圣乔治”太重,估计无法通行于国王海。
尽管纳尔逊已经做了万全的安排,他还是在第2天派出皇家海军中最优秀的军官之1,里欧上校率领快速舰“悍妇”号,对于丹麦的兵力部署情况,又进行了1番详细的侦察。
此时,丹麦人的防御力量包括巨型战舰和流动炮台,拥有强大的火力,看上去几乎无懈可击。
就目前来看,英军似乎没有进入近海的可能。最北端是庞大的3皇冠堡垒,倘若要强行进攻1座坚不可摧的海防要塞,英军的战舰会必然造成严重损失。
最后1次的作战会议上已经决定,司令官海德·帕克爵士将率领包括“伦敦号”、“圣乔治号”、“拉米雷斯号”、“防御号”、“老兵号”等8艘重型战列舰,在哥本哈根的北部停泊,威胁3皇冠堡垒、防止停泊在港内的丹麦舰队脱逃。
不仅如此,帕克爵士的舰队还计划将丹麦的增援部队挡在港道外,无比要保护纳尔逊舰队的侧翼(事实上,这种状况并没有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