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合资伙伴(2/3)
顾允一愣。
虽然他两世为人,但前世的他根本没能接触到这种水平的商业对话。
他只知道这一年马斯克在国内折戟沉沙,没想到亲自谈判时,对方开出的竟然是这种价码。
“你也是在国内创过业的企业家了,有些事情不用我细说吧?”
周达荣咳嗽两声,一切尽在不言中。
顾允此行虽然代表特斯拉,但他可不是什么真外宾。
众所周知,在中国建立工厂,需要经过一系列行政审批程序和遵守相关规定。
这些程序和规定可能包括土地使用、环境评估、产权登记、劳动力配额等方面的要求。
对于特斯拉这样的外资企业来说,需要面对复杂的行政程序和规定,并与各级政府部门进行多次沟通和协商。
贺璇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说到底,她毕竟不是特斯拉的员工,也不是马斯克的私人助理。
这些繁琐的手续和打交道的弯弯绕,怎么可能是一家外资企业这么轻松就能搞定的?
一家外资公司要在中国立足,绝对不能把自己当成外来的市场入侵者,而是当作目标市场中固有的一员,融入当地文化,强调企业适应环境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本土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全方位融入中国经济中的过程。
“我懂。”
面前的领导已经暗示的很明白了,顾允也很是上道地点了点头。
告别周达荣,和助理一起走出沪城市政府,顾允第一次感到事情有些棘手。
“顾部长,这条件不是强人所难吗?”
贺璇双手握拳,指节微微发白,显露出内心的激动和不满。
就算小助理不懂什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未来,作为大佬的身边人,她同样明白周达荣所代表的的官方,开出的条件意味着什么。
不但要让出50%以上的股份给当地,还要共享你的一部分先进技术,这种苛刻的要求谁能同意?
更何况,亲自和顾允一同飞过美国的贺璇,也对科技狂人马斯克有所了解。
他怎么会同意?
马斯克是个直爽的人,他在用一个工程师、产品经理的思维运营这个公司,这或许是特斯拉在美国市场成功的原因之一。
他曾冒极大风险,用可回收的火箭敲开了美国航空市场的大门。
但这并不意味着直接了当的工程师思维,能够敲开东方市场的大门。
东方市场不是这么玩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