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章、我的国(5/11)
排着64条队伍,没有隔离窗口,饭菜都放在长条桌上。
一个食堂配一个炊事班,人数不固定,按照一个人负责600人的饭菜来分配,第七食堂的炊事班就有7个正式工作人员[厨子],其他的帮厨会在附近的村子里找。
炊事班和帮厨并不固定在一个食堂工作,而是采取流转制,随机搭配、随机调配,在厂区的食堂流转作业。
流转制执行起来虽然有不少的弊端,但却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可以让工人们定期更换一下口味,不至于吃食堂吃到想吐。
大锅饭为了烹饪方便和控制成本,不可能每天都换新鲜菜色,总有好几个菜在时令季节经常能吃到,比如现在的冬瓜和豆角,南易已经看到好几个工人见到菜盆里的这两个菜蹙眉。
“无为,看到那些皱眉的人没有?”
“看到了。”
“那些皱眉的是老员工,这里的饭菜已经吃的有点腻了,队伍里那些迫不及待往前张望的是新员工,她们对这里的饭菜还保持着新鲜。”
南无为踮着脚想看工人手里的菜盆,“喔,爸爸,我看不见菜盆里的菜,都有什么吃的啊?”
“白沙油鸭、辣椒炒肉、红烧冬瓜、清炒豆角,还有一块西瓜。”
一荤、一半荤、两素加上两个清汤,紫菜虾米汤、西红柿蛋汤,四菜两汤配水果,这是燕尾蝶服装厂食堂的标配,规制固定,汤几乎不换花样,菜色、水果常年换,不过换来换去都在粤菜和福南菜之间腾挪。
没有办法,厂里的工人几乎六成是福南人。
一开始工厂规模还不大的时候,还能东招一点,西招一点,尽量避免工厂里出现老乡小团体,可随着规模扩大,招人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只能和内陆的县城劳动局进行合作,请他们负责组织往这边送工人,互利互惠。
这种模式,也是粤省现在招工的主要模式,特别是深甽,个人名义想进入特区还是比较难的,进入难,想站住脚就更难。
“没有了?”
“还有单打菜蛇羹。”
工人伙食费一天扣一块钱,菜量固定,主食敞开吃,这是福利餐,因为以人为本,不管是肉类还是蔬菜都是采购优质品,而不是挑些下脚料,所以每个月工厂还要给每个工人贴补15-25元不等。
除了福利餐,食堂不定时的会提供单打菜,限量供应、价格不菲。
“我要吃。”
“看运气,等轮到我们不一定还有。”
来宾证在食堂并没有插队的特权,想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