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长银和农协(3/11)
源,吸收客户存款也是其资金来源之一。
长银与一般商业银行的主要区别,一是前者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股本金和发行金融债券,后者主要靠吸收工商企业和个人的活期存款;
二是前者以向企业提供设备投资贷款和其它长期投资贷款为主业,后者主要以向工商企业提供短期贷款为主业。
但是,除了以经营政策性长期信贷业务的各种银行以外,长银和商业银行都是以追逐盈利为其主要经营目标,长银同样是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商业银行。
五十年代,根据长期信用银行法,日本的三家银行——兴业银行、劝业银行、北海道拓殖银行改组成长期信用银行,其中劝业银行被一分为二,一半成为普通的商业银行,另外一半改组成长期信用银行,通常“长银”指的就是这家银行,另外两家银行继续使用本来的名称。
1952年,长银在原日本劝业银行的基础上成立,政府以认购优先股的方式提供了50的资本金,在成立后的三年内,大藏省认购了长银全部金融债券的40,拥有深厚政府“基因”的长银可以说算是半个国家银行。
60年代初,伴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长银的业务发展迅速,在1963年,长银为日本国内制造业提供了几千亿円的资金。
80年代初,长银制定改革措施,希望将工作重点从传统的信贷转向投资银行业务,但并未获得外部监管部门和内部保守派的支持。
“有意思。”
南易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目光就扫到下面一段被红笔描出的文字长银有多位高层是大藏省退休官员,这批人亦是长银保守派的中坚力量。
长银向不动产企业大量发放贷款,以及直接投资不动产的策略皆由保守派提出,并且,贷款审核部门的审核权主要控制在保守派手里。
“这里得好好查一下长银投资的不动产都有哪些,又是从谁手里收购来的。”
南易在这段资料边上画了一个问号,接着往下看。
在贷款投向上,作为一家具有政策属性的商业银行,长银在成立之初,主要还是聚焦于符合“国家利益”的行业,服从大藏省产业政策,如二战初期的造船、电力、钢铁、煤炭等行业,以及后来的汽车制造等工业生产类行业。
在长银看来,具有政府支持、符合政府政策导向的企业及这些企业的关联公司,才能够在日本长期生存。
因此,长银在实际的信贷业务中,往往不是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作为评判依据,而是更多考虑企业的背景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