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三个方案(3/6)
真正能创造利润的是师徒四人,可这四人吧,太务实,南易自己虚头巴脑的,和他们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南易还打算好好钻研,争取早日文体两开花,开发出一种葬礼上打广告的新业务模式。
还别说,这种业务模式很不错,但凡要点脸的干不出这种事,竞争小,可以把渠道给完全垄断了做独家买卖。
两个女人在嘀嘀咕咕说着不能对外人言的话,南易的思维却从葬礼开始发散。
进入八十年代,各地都刮起了修坟的风气,因为在过去的三十年时间里,墓碑的作用不再是那么单一,而是被无限放大,既可以用来兴修水利设施、土高炉的底座,也可以用来铺路面,让千人踩万人踏。
越是气派的墓碑,越是有被用于其他用途的可能。
所以啊,前二十来年大部分人把墓碑修在心里,而不是修在大地上。
现在风气放开了,不管是奔着做给死人还是活人看,给祖宗父母修坟成了一件必须去做的事情。
坟嘛,不管气不气派,墓碑必须得有一块,这就造成了如今的青石供不应求,价钱也是一天一变,这时候进入青石行业起码能有五年左右的暴利期,五年的平稳期,五年的微利期,然后才会开始不死不活。
“让南陈村派人去调研一下,只要把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生意做下来就行,其他地区完全可以不去惦记。”
南易刚打定主意,跛子砰的一下就把一盆菜摔在桌上。
“京酱肉丝,便宜你了,我自己去农村拉的猪,梅花肉做的。”跛子说道。
南易拿筷子夹了一筷子尝了尝,“深县猪,味道不错,我下班的时候路过拎两斤走。”
“懂行啊,拉了两头,就用掉两斤,还有七八斤,你全带走得了。”
“用不着,有两斤尝尝味就行了,别戳着了,做菜去。”
南易不太稀罕几斤猪肉,全世界的猪种,只要能吃的,他几乎都尝过,而且尝试过各种烹饪方法,包括生吃。
或许是《西游记》剧组为了钱的事情发愁太久了,杨诘居然来的很快。
第二天,南易、宫雪就和杨诘、金雀儿在长城饭店的咖啡厅见了面,杨诘还带来一个长发过耳的而立青年,头发有点乱糟糟,可以看得出来不是故意留的,而是没什么时间打理。
“李成懦,剧组的剧务,后勤大管家。”互相介绍自己的时候,杨诘介绍了李成懦。
“你好。”南易冲李成懦点了点头,就对杨诘说道“杨诘导演,望北传媒背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