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试举与西域(8/22)
在听孙策道明来龙去脉后,皇甫嵩说道:“我这里正有一封至关紧要的奏书,需要送到雒阳。”
孙策听明白了皇甫嵩的言外之意,当即拜谢道:“多谢将军成全!”
就在他们准备同王粲出发时,却见王粲已经收拾好了行囊。
“别误会,”王粲对面露担忧之色的两个好友解释道,“我早就可以回京述职了,只是因为琅琊国还没彻底安定才没动身罢了。”
“不过,我确实很想往凉州一行。”第2/2页)
单纯从战略的角度来说,西域对草原游牧民族的意义要远高于中原王朝。
尤其是位于天山山脉南部的西域诸国,他们与天山北部习惯于游牧的西域国家是两种不同的文明。以农耕为主的南部诸国可以补充游牧民族缺失的一些东西,包括工匠、商贸、稳定的驻地等等。
从地形上说,占据了西域的草原游牧民族可以借助西域实现对河西走廊的三面包围,而一旦失去河西走廊,三辅将直面草原的兵锋。
是以,都不用同群臣商量,刘辩就已经做出了决定,过去,才崛起没多少年的鲜卑人没有展现出这种能力,汉室可以放任西域保持现状,但现在,鲜卑人有了鲸吞西域的倾向,刘辩绝不会放任鲜卑人控制西域。
关键在于,如何阻止鲜卑人。
眼见着天色还没有太晚,刘辩第一时间在朝堂召见了在台阁区办公的朝臣们商量对策。
这还是陆俊第一次参加这种临时会议,六百石的议郎刚好触及到参与会议的门槛。
贾诩虽不在台阁区,却也如三公九卿一般都被召来了。
太尉朱儁对于各州兵马的安排分布了熟于心,他也是第一批知道西域事的在京官员,首先说道:“陛下,昔日出兵西域,多用凉州之兵,而凉州兵又以河西四郡为主,敦煌郡为最。只是敦煌兵许久未经战事,且自敦煌太守赵岐赴任以后,施政以安民为主。”
“而要对抗鲜卑,又要向西域诸国展示我强汉之威,非精兵不可为,敦煌提供军资有余,郡兵不足。”
在说了敦煌郡的优缺点后,朱儁补充道:“凉州其实并非无兵,且有精锐,只是被牵制在金城郡。”
一个熟悉又陌生地名字再度出现在了朝堂之上——金城太守,马腾。
“陛下,臣以为,如今当务之急还是要平定关东各处民乱,西域与鲜卑,不过疥癣之疾,便是晚些处置也无伤大雅,但内患却不可轻视啊!而只要平息内患,便是鲜卑占据西域,亦可前精兵猛将平之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