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必然的偶遇(1/5)
事情还真的被楼令给猜中了。
他们来到“孟津”附近的时候,前导返回进行报告,说是晋国上军将统率上军与下军正在过桥。
在“孟津”大桥的两边,空旷的地方驻起了好几座大营。
目前并没有布面的旗号,无法在很遥远的地方从旗号来辨识是谁的军队。
因为旌旗是动物皮毛、尾巴、翎羽的关系,要是家族底蕴不够的人,他们其实也无法从旌旗去辨识属于哪个家族。
而辨认旌旗这种教育,反正在大家族是必须的。
想要辨识是哪个国家的军队,其实在当前也有一些难度。
第一,好些国家的战袍颜色一样,乃至于款式都极为相似。
然后,很多国家的军队,他们是一个家族一种颜色,乃至于好些家族都无法做到颜色一致。
在这个生产力不强的时代,强制要求所有人用制式的产品,讲实话就是刻意为难人了。
楼令没有记错的话,郑国求援已经是一年多前的事情?
起因是郑国先入侵许国,俘虏了许国之君再勒索土地。
后面,得归自由的许君一方面准备举国迁徙,另一方面则是派人前去楚国求救。
什么举国迁徙?真的就是全国上下一块搬家!
这种事情许国已经做了多次,每一次搬家都是举国迁徙,要不然他们之前其实是待在中原,后面才成为南方众国的一员。
要说整段春秋历史中,哪一个国家举国迁徙的次数最多,无疑问就是许国了。
而许国后面的消亡就是在举国迁徙途中,悄声无息就整个国家给没有掉。
这种亡国的方式,多少算是一种奇葩,然而却是真实发生了。
明明是郑国不占理,晋国怎么愿意出兵救援郑国呢?其实就是牵扯到了晋国的整体战略需要,并不是晋国有多么爱护郑国。
当然了,既然晋国真的出兵救援郑国,自然在宣传上要重点宣扬晋国爱护小弟的一面。
讲事实就是,晋国称霸之后,一直很努力在维持姬周王朝的秩序。
很多个小国,要不是晋国的话,他们早就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不可能苟延残喘到现如今。
他们将队伍留在后面,几个人带少数护卫来到河边。
“上军将!”
“新军佐,中军尉。”
得。
没有职务的魏颗再一次被忽视。
这种忽视并没有让魏颗感到不舒服。
其实,不舒服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