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要明白优劣势啊!(2/6)
在楼令找来周公旦的着作之后,进行阅读发现有许多地方看不懂,看得懂的部分已经有大量过时。
这也算正常情况了。
毕竟,楼令是带着思想魂穿而来,很多观念属于现代,哪怕是重新进行了学习,该无法接受的理念还是接受不能。
至于管夷吾的着作?楼令花了很大的力气进行收集,仅仅是收集到一些零散的片段。
如果历史进程没有被改变,管夷吾的《管子》要到田氏(陈氏)代齐的很久之后,齐稷下学宫出现才被拿出来了。
一个文明是什么?其实就是由众多的文化来构成,再塑造起其思想与三观。
“支撑华夏文明一直延续下去的便是那些着作。”
“春秋战国阶段的思想大爆发便是其关键节点,随后的第二个关键节点是始皇帝武力一统,第三个关键节点是汉武帝时期的思想大一统。”
“哪怕我知道那些,没有相关的社会背景,其实很难去提前实现啊!”
楼令突然间很惆怅。
那是知道了“过程”与“结果”,然后发现没有那个能力去实现。
有两句话传得很广,一个是“时势造英雄”,另一个是“英雄造时势”。
绝大多数是“时势造英雄”,也就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人从中发展起来。例如刘邦、杨坚、李渊、赵匡胤等几位。
另一个“英雄造时势”嘛,制造出“时势”的人一般是“反派”或成为某人的垫脚石,搞出一个乱糟糟的局面,只是压根就成为不了最终胜利者,或是享受改革果实,承担的就是为王前驱的命运。比如赵高、陈胜、吴广、袁绍、袁术、王莽等那些人。
在太原盆地的军事行动上面,楼令并没有亲自参与拼杀或到第一线指挥作战,他需要承担的是“帅”的角色,并非是做“将”的工作。
每隔上一天两都有相关的战报送到楼令的手上,大体上就是楼黑豚率部在哪里作战,消灭了多少敌人,俘获了多少战俘,得到多少战利品之类。
当然也有作战失利的战报,只不过哪怕是交战失利,源于楼令一开始定下方针的关系,楼氏的损失都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父亲,我可以去第一线吗?”
“不,你一点都不想去。”
“啊?”
“是的,你不想去。”
楼令愿意楼小白多增长见识,只是决不能是这种情况之下。
他们对太原盆地有所了解,只是相关的了解还比较片面。
最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