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未雨绸缪(2/3)
交汇处,西面和北面有群山,南面却是一片开阔地。
如果按照历史的正常发展轨迹,其实那个地方的西南位置会被筑一座叫“梗阳”的城池。
不过嘛?楼令要在那里筑城,并且已经取名叫“太原”了。
楼令也就不知道一点,没有他的话,约在三四十年之后,晋国会在楼氏选址的附近筑城,正式名称叫“梗阳”,当地人就称呼为太原。
而后世的太原在更北边。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莫过如此了。
楼令交代携带任务前往北方开拓的那一批人,建设村庄的同时,每年春播、夏收、夏补、秋收之余,动员携带筑城材料前往囤积。
所以,楼令的筑城不是一声号令开始大干特干,要耗费三年到五年收集材料,有这么一个准备的过程。
在那些人带人向北开拓期间,其实也是楼令给予他们积累个人实力的一个过程。
毕竟,家族会调动人手一起北上,期间围剿或是抓住各种人员,立功必然获得赏赐,不就是一个积累实力的过程吗?
那样一来,无法立下太大的功劳,他们在三五年之后,要么是成为某个村子的主官,不然就是管理一个村子以上。
有这么一条道路的存在,他们已经胜过了九成九的群体,原因是其余人连获得这种渠道的途径都没有。
楼令一直忙碌了近一个月,亲手为每一个要率队北上的族人安排护卫以及物资,少不得又殷切交代各种事宜。
这种行为其实挺正常,尤其是在上升期的家族。
等某天楼氏足够强大,族人众多,事务更多,楼令哪有精力再管这种“小事”呢?
北上的队伍一共十七支,人数多的两百二十余人,少的人数也有五十余人,楼氏担负任务北上的总人数达到两千四百二十七人。
“你觉得他们能够将事情办成吗?”阿娇讲实话是不太看好的。
北面很大,大到了无边无际的程度。
同时,北面的情况很复杂,狐氏不敢为难楼氏,问题在于有着非常多的各种狄、戎、胡,还有赵氏的逃人,原先跑过去栖息的野人,等等群体。
楼令却是看上去充满了期待,说道:“他们想要获得爵位,有足够的动力和意志去奋斗。”
野心就是最大的催化剂,会让人充满了做事的动力。
楼令都已经将价码明明白白开出来,给了实现野心的目标,他们再不加把劲的话,对得起爆发出来的野心吗?
“你挑选的都是年轻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