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独属赵氏的特性(2/3)
奇赵氏怎么对待自家的奴和隶,使得他们在赵氏遭受攻击之下愿意挺身而出。
毕竟,无论属民或是奴、隶,战争出现结果之后,他们也仍旧会是属民、奴、隶,根本不会因为在战争中是否有出力或立功而改变身份。
“难道是有人对他们许诺了什么?”楼令知道赵氏目前群龙无首,哪怕有人许诺,也要属民或奴、隶相信,因而认为这样的可能性极少。
那么,只剩下赵氏平时对属民、奴、隶不错,使得他们感恩这一点了。
楼令对家族中的核心族人、家臣、族人、附庸、属民、隶、奴早就进行了区分,每一个阶级都有属于他们的待遇与福利。
在老楼家,即便是底层的奴,不敢说一定会吃饱穿暖,起码不会遭到无缘无故的虐待。
这一次,楼令在得知赵氏受到攻击之后,连奴和隶都愿意为赵氏卖命,讲实话就是开始思考要不要提高一下奴和隶的待遇。
在现代,知乎网站上有一种很有意思的说法,大意上就是待遇决定了群众的观念,一旦某人能够让跟随自己的人吃饱,即便是某人不想造反,他们也会在某天拿一件黄袍加身,再笑眯眯说道:大人,天冷了,加件衣服吧。
楼令当然知道好的待遇更利于收买人心,只是真正成为一家之主才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想提供好待遇,自身的条件要允许吧?
家里没有余粮,主人家都在吃糠噎菜,拿什么来给治下的人提高待遇。
即便是有了余粮,人总该要有防患于未然的长远目光,不能有了余粮就可劲地造。
换作是有了余粮,持续产出能够得到保障,肯定是另一种做法。
不管储备或是后续的生产,只要是产出肯定会使用,消耗在更好的用途上面,资源不就是拿来这样用的吗?
有一句话说得很对:人死了,钱没有花完,最为痛苦莫过于此。
“娇娇。”楼令默算仓库储备,再估算老楼家当前的产出,问道:“若是三天给农奴吃一顿干的,可以的吧?”
阿娇怔怔地反问道:“为什么?”
楼令说道:“你也听说赵氏的属民与农奴参战的事情了。”
阿娇还是无法理解。
他们这种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极少数才会去思考人与人为什么会存在不同,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够获得爱戴;更多的人认定自己就该是锦衣玉食,其余人什么待遇跟自己无关,乃至于不允许他人的境遇出现改善。
尽管无法理解,阿娇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