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暴刷金币(3/5)
是你华夏这边的事情,对方肯定不认。如果就此关门也行,这次事后还想做进出口贸易就难了。
郝月明保住了本钱,这事儿传得很快,那就找他问问吧,要能保住本哪怕少赔点也行啊。
所以郝月明一点不消停,有的来电打听,有急眼的已经去他家堵着。
这段时间,郝月明的心情真所谓大起大落。
先是遭受国家政策调整,一千几百万(洋垃圾打包和运输费用)差点就打了水漂。
所幸自己有贵人帮,陈叔给他找了远东的门路。
陈立东让他把船开到海参崴那几天郝月明心焦似火。陈立东说,先收一百吨洋垃圾看看能不能用来发电。如果不能用,给他免除泊位费,让他把船开走该干啥干啥去。
郝月明一狠心,又出了血,好说歹说让船运公司把船开到了海参崴金角湾的锚地。
有一条船被拖过去,卸下100吨,装了两节车皮,郝月明就在港口等着,连酒店都没找、睁眼熬了一天一宿。
好在陈立东办事利索,第二天上午就来了电话:可以用,卸货、称重、付款!
要说人家就是财大气粗,三天后,货卸下来、运走了,1450万人民币的货款,问他要美元还是人民币。
他一咬牙,全要了美元。从他决定收美元的一刻,他就存了继续收购美废的想法。
他的关系是一个叫张晓华的老板。张晓华10年前从大陆到了港岛,在港岛成立了废品回收公司,成了小有名气的“破烂王”。
1990年,张晓华在山姆国注册了废纸回收公司,现在已经发展起10来家废品回收和打包厂,并成立了自己的海运公司。
他与辽口市、蓝市、江城等几十家造纸企业有废纸供应业务。随着蓟市和蓝市钢铁产业兴起,张晓华开始向这边运输废钢,就与郝月明等人结识,打通了钢铁企业的关系。
美废也是张晓华最先倒腾到华夏的,之后又参与倒卖“洋垃圾”。华夏干这个的,多数跟张晓华有关系。
而现在,郝月明甚至不用找张晓华,联系一下那几个生死线上煎熬的小伙伴就行,个别人留条裤衩都愿意。
郝月明办事仔细,他先联系了那几个贸易商,把他们的货量、货值、船期等情况一一问明白,让他们等消息,之后才开始向陈立东详细地报告情况。
而陈立东却懒得动脑筋,告诉郝月明,他准备以180人民币每吨的到岸价收购洋垃圾,但货品以废钢铁登记,不得声张、不得夹杂危险废弃物,具体事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