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成熟的电影市场是需要成熟的观众的。【求订阅】(3/7)
年。
也就是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
有位豆瓣网网友是这么说的:“这片子拍了三四年,这种关注人性和亲情的纪录片其实在韩国电视里随便调调台就能看到好几个,但韩国人依然会买票去电影院看。如果放在华国,这样的片子估计只有1%的排片率,至多5天就得冷清下线。”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韩国观众对艺术和人文的尊重。
他们对于电影有着成熟的欣赏品位和独到的鉴赏力。
因此,
韩国电影近年来发展迅猛,大放异彩,风格越来越丰富。
其中既有《恐怖直播》、《辩护人》之类对历史和现实社会进行深入思考的凝重之作,
也有《汉江怪物》、《流感》等不逊于好莱坞水准的商业巨制,
更不乏《阳光姐妹淘》、《奇怪的她》等角度新颖、质朴走心的小清新。
即便是如金基得、李藏东这般剑走偏锋、个性极强的文艺片导演。
其作品也往往能获得口碑与票房的双赢。
反观华国的电影观众,
却似乎还停留在只把看电影当做一种休闲方式的思维之中,而并未达到视之为艺术作品的高度,所以在选择上就存在着更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电影院里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这个片子好看吗?
是国产的还是引进大片?”
“要不咱们看这个吧,听说最近很火的。”
“哎呦,这是某某某演的啊,肯定是大制作!”
由此可见,在走进影院之前,
他们还并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更谈不上独立的思考和艺术诉求,于是只能追星或是跟风。
任何一个市场都得随行就市,
供给总是要根据需求而定,
如果粗制滥造的东西就可以大卖特卖,那必然不会有商家费力不讨好地去提升什么质量。
电影业自然也不例外,
观众作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或可说是半壁江山,
却还处于幼稚园水准,
我们又怎能期待这个市场成熟而繁荣?
就好像之前一些只用了两三天就拍出来的综艺节目抻长版,
票房竟也持续走高,
让人们不禁感叹;
这是个在电影院放ppt都能赚钱的时代。
所以,
在抱怨华国没有好电影的时候,请先想想你是不是一个甘愿去为ppt买单的观众再说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