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前路(1/22)
京都大学?
陈煜和陈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睛中的兴奋感,陈祺倒是点了点头:“不错,这个名字很不错。”
他叹了口气说道:“陛下,您是否有考虑过在其余的诸多.较为大的郡中也设立此类大学?”
也设立此类大学?
李世民稍微思考了片刻后便想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他摇了摇头看着陈祺说道:“是有这样的想法,但此时不可以。”
他的神色中带着唏嘘与无奈之色。
“想必益光应当是能够明白此种道理的。”
陈煜点了点头,而后叹了口气说道:“不错,的确是这样的。”
他看着陈祺,为自己迷茫的二十四叔解释道:“在长安城设立一个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另外建立一个全新的派系与咸阳学宫、国子监分庭抗礼,而京都大学更是在京都之中,比较好掌控。”
陈煜的脸上带着嘲讽的神色:“依照如今的情形来看,若是真的在其余的大郡设立大学,只怕是没有多久,这些大学就会成为当地郡守捞钱的地方了。”
“而且,也一定不会公正。”
“除非我们有更好的办法——比如将科举制扩大、扩大、再扩大,直到扩大到某种程度,可以令天下黔首都可以参与进来的那种程度。”
“但如今如今的大唐,做不到这种程度。”
陈祺陷入了思考之后,片刻后才感慨了一声,他按了按额头:“是我冒昧了。”
李世民看着有些失落的陈祺,笑着安慰道:“这有什么冒昧不冒昧的呢?”
“你也是想要让天下学子都能够读上书罢了。”
他闭上眼睛,声音中带着些许感慨的说道:“朕这一生,或许是做不到这一点了,甚至让天下的黔首们都能吃饱肚子这件事情,或许都很难做到。”
“但”
李世民灿然一笑:“但朕至少能够做到一件事情,那就是为后世的大唐皇帝扫清一部分的障碍,让他们前行的道路更加平坦,让他们能够更好的完成朕的这个心愿。”
这.便是李世民的心愿。
在他幼年时候看完万岁帝的杂谈之后,从万岁帝的杂谈之中得到的“愿望”。
李世民的一生,都在为了这个愿望而不断的努力、奋斗。
他想要完成。
哪怕这个愿望十分艰难
贞观六年
土地改革的事情也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这一次的改革虽然触动了地主阶级的利益,但却并没有到那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