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谁人敌手?(3/12)
氏和皇帝的许多计划就没有办法实施,所以陈煜就顺势提出了“科学”的思想浪潮。
这种思想浪潮其实并非是他最先提出来的,当年的陈野、以及陈氏的历代先贤们都提出了“科学”这个概念的大致意思,但他们并没有将其进行一种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所以他们也就没有办法凭借这个去成为“圣人”。
这是一种可惜。
陈煜认为,“科学”这两个字的归纳和总结,以及其中的诸多道理并非是自己的功劳,所以他不应该享受全部的“利益”,至少也应该让人们知道,墨家、以及众多陈氏先贤们的贡献。
不过陈氏的那些子弟们以及墨家、公输家、乃至于天工署的那些工匠们全都拒绝了,他们认为这是陈煜的功劳,而他们不过是走在这条未命名的大道之上罢了。
而且他们也愿意让陈煜拿到这“利益”。
陈煜再次长叹一口气,而他身边随着他一同回来的陈默却是笑了笑:“益光,你不会还在想“名”的那些事情吧?”
遍)诸圣的荀子后人。
其余的几位也都是“孔门七十二贤”的后人。
除却孔氏上任家主“孔安”以及孔氏现任家主“孔颖达”,以及“董氏”家主“董无声”之外,当世儒家大贤全部聚齐!
虽然——天下间的一部分儒学出自陈氏的门下,甚至就连当初的“孟子”经典都保存在陈氏当中,但.他们依旧是来了。
此来为的并非是什么政治斗争——政治斗争是那些年轻人以及京都中人的事情,他们为的只是单纯的道统之争!
甚至这些儒家的弟子中,有几位还是陈氏子弟。
但他们却依旧来了。
原因也很简单,还是那四个字。
“道统之争”。
只是他们几个来的目的和其他人不同,其他人是抱着一定要打败陈煜的目的来的,而他们则是抱着打得过就说明陈煜的学问还没到家,打不过就说明自己真的不行,也好给陈煜垫一垫名声的目的来的。
众人见礼,而后便席地而坐,坐在这大街之上,开始了属于他们的辩驳。
日头高高的照耀着这里,众人的身上全都出现了一身的汗水,陈煜坐在那里侃侃而谈,引经据典,引用诸子百家先贤的道理与这几位儒家先贤辩驳。
最先坚持不住的是除了孟、荀、颜三位之外的其他人,他们败退之后陈煜也没有追着不放,反而是尽全力的对付着孟、荀、颜三人。
说到最后,陈煜几乎是站了起来,一手指着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