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皇帝赞同,群臣默许,陈氏反对(4/23)
这句没有问出来的话,藏在方才的每一句质问当中。
杨坚勉强压下了自己的愤怒,此时他的笑容变得有些勉强:“呵呵,若瀚说的对,朕的确是有些短视了。”
他决定先忍耐下来这一口气,之后徐徐图之。
这些年营造、塑造出来的人设,绝对不能够在这个时候,因为几句质问而毁掉。
等到——等到日后再收拾他也来得及。
他看着陈若瀚:“那依照若瀚的意思是——?”
陈若瀚站在那里,身姿挺拔,气质柔和,但说出来的话却并不是那么的“柔和”了。
他轻轻的吐出两个字。
“灭国。”
灭国!
陈若瀚的声音中带着慷慨:“华夏大地已经许久未曾对其余蛮夷进行威慑和灭国了,最近的一次还是当年大汉的时候,对西域进行的灭国之战了。”
“这已经太过于遥远,遥远到了那些蛮夷已经忘记了,当年是为何臣服于华夏大地。”
他的眼眸中带着锐利:“时间已经久远到,那些蛮夷以为华夏是一个忠厚的好人,是一个不会动手、挨打了也不会还手,说两句好话就消气了的好人了!”
“臣陈若瀚上奏。”
“恳请陛下下诏,对高句丽用兵,灭国!高句丽王族子弟,尽皆诛杀,高句丽三品以上官员,尽数夷九族,高句丽上下,所有曾经参与过对华夏战争的士卒,尽皆贬谪为奴,充当徭役,三代之内,不可为民。”
陈若瀚站在那里,口中说着一个个的“恳求”,但这些政策却都与往日里杨坚“虚伪”的仁德不一样。
战争不相信眼泪,斗争也从来不相信眼泪!
所谓仁德,只是虚伪的人想要一个好名声,从而牺牲了无数普通人的利益,为那高高在上的人铸造金身罢了。
杨坚的神色变得有些勉强。
但此时朝廷群臣已经被陈若瀚说的慷慨激昂,热血澎湃,所有人都想起来了当年大汉时候的威风,那个时候这些蛮夷怎么敢对大汉宣战?
他们顶多是对大汉进行一些偷袭!
这些年华夏的仁德,却是将他们的性子娇惯了。
鸿胪寺寺卿是最先站出来支持陈若瀚的三十六卿之一,他不是陈氏门生,但陈若瀚说的话说到他心里去了。
这些年来,若是说谁最憋屈,那必然是鸿胪寺寺卿了。
他堂堂九州的三十六卿之一,也算的上是高官了,竟然要对一些蛮夷小国的使者以礼相待——简直是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