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天下事、天下人(4/23)
书台令卢植在这位面前也不敢说什么,毕竟当年的当年,卢植还是陈氏的门生来着
陈安看着卢念说道:“此后十五年,卢氏回范阳,不得出。”
“你有什么意见?”
卢念结结巴巴的想说什么,他想鼓起勇气反抗,想说凭什么,但当他终于鼓起勇气,抬头看着陈安眼睛的时候,所有的勇气全都瞬间消失了。
他只能点头答应。
只是还有些犹豫:“那这.大中正官的位置?”
陈安转身:“你留着便是。”
卢念这才终于松了口气,而后朝着陈安躬身。
接下来,他却是再也不敢开口了。
建武九年,冬。
一个消息自京都为中心,开始朝着天下宣扬,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件大事。
“印制术”问世,书籍的价格被打下来了!
无数的寒门、甚至是平民都在欢喜、激动,这激动不是因为读书识字就可以当官,而是因为在这个年头,识字那是可以去城里当工、甚至是进入大世家、大官家、有钱人家当仆役的。
如此所赚的钱,可能是以往他们卖力气一辈子都赚不到的。
能够活的比现在要好一些,这就是最大的好事。
建武十年,大虞各郡县全都建立起来了一个名为“印制署”的地方,这些地方出版的书籍纸张、文墨都是最好的,但价格却会稍微高一些。
而在这一年之后,大虞许多县、乡、镇都开始开起一个个的“书店”,这书店并不是官方的,而是一些天下大豪商的,有些则是皇商。
他们出版的书籍价格较之官方的“印制署”较低,比如官方印制署的书籍卖两百钱,他们的书籍便卖一百钱。
为何价格低廉?
因为书籍所用的纸张、文墨不同。
一些有钱的、不缺这个钱的,自然就去买官方印制的,而一些没钱的、较为贫困的家庭,则是购买这些商人印制的。
所有的书籍中最畅销的则便是“建武大典”。
听闻这是一套还未曾完成的千古第一奇书,而如今所印制的仅仅是这奇书的某一部分,日后或许会印制另外的一部分,但绝对不会将所有的建武大典全部印制出来。
这一部分共有九部,每一部有上中下三册,每一册又有三本。
如此一来,一部建武大典若是在印制署购买的话,则是需要将近十七两银子。
这看起来很多,但比起来从前却已经是十分“廉价”的了,毕竟一共有八十一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