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玉半城(2/4)
倒没再和他客气了,径直就坐下了。
老十三就挨着玉柱坐下,他笑眯眯的说“我说表弟,我府上有个奴才,弓马娴熟,就是成天闲得发毛,你给帮着谋个差事吧?”
玉柱心想,连老十三都和他玩起心眼子了啊,唉,不愧是铁杆的四爷党啊!
“十三爷,您叫他明日到衙门里来找我。多的不敢说,初任城门校,等立了功,慢慢的保举为城门尉,并无大碍。”玉柱满口答应了老十三的要求,没有丝毫的犹豫。
老十三很满意,抬手拍了拍玉柱的左肩,咧嘴一笑,说“好弟弟。”
老四是个胸怀大志的家伙,他让老十三出面要官,肯定不是想防火啊,捕盗啊之类的官职。
玉柱安排的城门校,别看仅为正七品,却是城门尉的副手,间接掌握着京城某一门的实权。
某座城门被老四变相掌握了,其中的便利性,还需要多言么?
这时,玉柱送上的大礼,也表明了他继续和老四亲近的政治立场!
而且,玉柱已经把话挑明了,暂任城门校,将来保举为城门尉,真正掌握一座城门。
大家都是绝顶的聪明人,还有必要多说废话么?
有了这个作铺垫,宾主三人,自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喝得尽兴而散!
从雍亲王府出来后,已是亥初(21点)之时。
外面的街道上,已经宵禁了。
只有脑子进了水的傻蛋,才敢拦下顶头上司的马车。
以前,玉柱只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宵禁制度。
如今,检查宵禁,已是玉柱的正经职责了。
屁股决定脑袋,所以,玉柱再看宵禁的布置,就带了几许挑剔了。
京城里的宵禁,主要是以控制街道口为主。
说白,就是用木栅栏,堵死了主要是交叉街口,不许自由通行。
“翠喜苑”,位于正阳门外,大栅栏附近的胭脂胡同里。
清末民初之时,这附近有个响亮的名字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在乾隆朝的中后期开始兴起,到了清末与民国期间终成“盛名”。
客观的说,八大胡同的兴盛,和两件大事有关其一,乾隆禁止内城开姬院,各大姬院被迫搬迁去大栅栏附近;其二,徽班进京。
乾隆朝,徽班进京后,知名的戏班子,纷纷下榻于八大胡同中的韩家潭、百顺胡同一带。
此后,四喜、春台等戏班也跟着相继来京,分别下榻于八大胡同之百顺胡同、陕西巷和李铁拐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