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偶遇(4/7)
使者,他将使者释放,让使者告知李遮匐阿史那都支已被捉拿的讯息。
李遮匐得讯后便投降,与阿史那都支等一同押送至长安。
军官们在碎叶城为裴行俭镌刻石碑,来记述其功劳。
回国后,高宗皇帝亲自设宴慰劳裴行俭,说:“裴行俭率领孤军深入到万里之外,不用作战就捉拿了叛党,平息叛乱,可以说是文韬武略集于一身了,可同时授予文臣、武将两种官职。”
当即任命他为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
所以从这个故事可以知道,裴行俭是高宗时期的一个传奇人物。
当然,这只是他行军打仗方面的才能。
而裴行俭最厉害的当属识人用人的眼光。
在后世,人们对他评价很高:行俭知人善用,凡所赏识者皆为名将。
意思是只要是这家伙看中的人才,没有打过眼。
高宗时期,宰相李敬玄大力赞扬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才学推荐给裴行俭。
可裴行俭看不上这几位。
要知道这几人都是士林之中有名的才子,于是裴行俭解释道:“做官的人要有远大的志向,要想取得成就,就要把度量见识放在首位,把文学技艺放在其次。”
“像王勃等人虽然富有文才,但轻浮急躁,爱卖弄夸耀,哪里是做大事人呢?”
“杨炯比较稳重谨慎,可以当到县令,其余的人恐怕难有善终。”
事实正如他所料。
这些人在文坛上取得了一些成就,在官场上确实碌碌无为。
而他所亲自举荐引进的一些人,大都成为当世名将,例如……程务挺、王方翼、刘敬同……
加上被他上奏任用做到刺史的人才,足足有几十人之多。
所以说,裴行俭的眼光简直就是像开挂了一般。
即使作为穿越者,杨帆也不敢说自己看人的眼光比他强。
裴行俭之所以如此厉害,据说是因为他精通阴阳历法五行面相之术。
不仅能识人,且每次打仗都能预知有利的时日,往往都能旗开得胜,无往而不利。
高宗一朝,裴行俭可谓是名将中的名将。
建中三年,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裴行俭”。
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裴行俭。
从这些成就可知,裴行俭确实是个厉害的人物。
只是没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