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指点(2/6)
是将竹子投进火堆里,发出爆裂的声响,寓意驱赶邪祟。
到了唐朝后期,人们开始将竹筒填满火药,点燃后响声宏大,声震四方。
自从骏阳坊无意间发明出来鞭炮以后,再加上上次接萧后入府的宣传。
鞭炮瞬间为广大百姓所喜爱,特别是小孩子那更是欢天喜地。
杨帆正带着贺兰敏月与一众仆从孩子欢天喜地的燃放鞭炮,心里琢磨着是不是把烟花给发明出来。
那种东西不仅看起来高大上,而且很浪漫的样子。
不过,若想要杨帆去亲自动手,一下子又没有了兴致,说起来,杨帆更喜欢咸鱼一些。
抬眼望向大门处,门楣上有家仆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个名字,称为“桃符”。
传说神荼、郁垒是俩兄弟,他们居住在桃树下,有治鬼之能力。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神荼、郁垒去世后,古人便把桃木作为古代驱邪所用之吉木,忠义侯府当然也不能免俗。
虽然唐朝已经出现了楹联,可惜唐朝还没有还没有春节贴对联的习俗,缺少了一丝喜庆的味道。
放了一阵鞭炮,一大家人围着一桌吃着年夜饭,忠义侯府显得其乐融融,大家都期盼着日子越过越红火。
看着这么一大家子人,杨帆有些恍惚,不知不觉中自己已经来到唐朝近两年了。
前世那遥远的记忆已经渐行渐远……
席间武媚娘总是看向杨帆,欲言又止的样子,似乎有话要说,却终究没说出来。
因为杨帆实在是太高兴,多喝了几杯,也没留意到。
众人轮流敬酒,杨帆又来者不拒,连除夕守岁也没坚守得住,迷迷糊糊便睡了过去。
第二天直至日上三竿,杨帆才再次在鞭炮声中醒来。
这个冬天,若是说起关中的稀罕事物,莫过于骏扬坊推出的鞭炮了。
鞭炮的声音不仅震耳欲聋,价钱也很是亲民。
最主要的是,震耳欲聋的响声能够烘托家门热闹的气氛,因此,鞭炮极受那些高门贵府的欢迎。
自然也是让杨府狠狠的捞上了一笔。
高门贵府不差钱,就图一个新鲜,而且鞭炮比之以往的炮竹好上不止一筹,掏起钱来无比爽快。
武媚娘对杨帆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自家郎君随随便便搞出来的东西就这么受欢迎,谁又能做到?
更何况,自家夫君年纪轻轻便是朝廷三品大员、开国侯爵……,简直就是大唐绝无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