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致富先修路(4/6)
“所以孤想让忠义侯把水泥的配方卖给孤,多少钱侯爷开个价。”
也许他自己都没有发觉,作为堂堂的太子殿下,居然会为臣子的一句话而心潮起伏,甚至小心翼翼。
看着一脸期盼的李承乾,根本没有原来太子殿下的高高在上,杨帆若有所思,呷了一口茶水后,问道:
“太子殿下想要买水泥的配方,就是为了修整官道么?”
李承乾整理了一下思绪,肃容道:“大唐在父皇的励精图治下,如今四海升平,百姓安定。”
“但大唐的疆域与日俱增,像现在的西南都护府,从边疆到长安城,消息传递的时间就需要旬月。”
“如果是运送货物,那则需要更多的时间,这对于稳定大唐在吐蕃的统治是极其不利的。”
“孤甚至可以亳不客气的说,如果没有改变这种现状,忠义侯对于的策略应该也不能够很好的实施,因为吐蕃不太远了,大唐的控制力太差。”
颇感意外的看了李承乾一眼,杨帆真没想到这个软弱的太子殿下居然有如此见识。
当初杨帆也跟吴王李恪说过自己的想法。
既然要在吐蕃那边建厂、建交易中心,当然要把路面拓宽、整平。
杨帆从来没有想过能够修一条水泥大道通往吐蕃,因为他知道这个工程实在太巨大了。
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绝对是天文数字,毕竟大唐可没有像后世那样现代机器。
以大唐的生产力和工业基础,还没有达到机械化的地步。
杨帆当然不可能让这个时代大步跨越,一旦步子迈得太大,直接推行机械化,可能会扯到蛋。
不过,既然李承乾提出来了,杨帆也没必要藏着掖着:“殿下的想法与我当初的想法不谋而合,只是实施起来有些困难。”
李承乾没想到杨帆居然与他有相同的想法,顿时欣喜若狂。
要知道杨帆这小子做事随心所欲,却也不是一个喜欢糊弄人的家伙。
能够与父皇夸赞的宰辅之才想到一块儿,就说明自己的想法没有错。
于是李承乾急切地问道:“是不是水泥生产很困难,若是如此,孤会加派人手,只要忠义侯肯把生产工艺卖给孤。”
杨帆摆了摆手道:“殿下莫要着急,其实水泥的生产工艺直接送给殿下也无不可,而且水泥的生产工艺很简单,随便建一个作坊都能够完成。”
“只是从长安城到吐蕃何止千里,不说要花费的物力,这么多劳工也不可能筹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