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资产整理(6/8)
万平方尺的工业用地,同样也放在九龙发展名下。
如果再把这次收购过来的九龙仓的资产也注入到九龙发展的话,那九龙发展所蕴含的价值在香江肯定是仅次于置地公司。
但是这样的话九龙发展就太庞大了,而且似乎变成了纯收租的地产公司,这不符合雷蕴荣给它的定位,雷蕴荣是希望将九龙发展经营成后世长江实业这样的大型综合地产公司。
而且雷蕴荣也觉得得给自己还有自己的家族留点后路,不能把资产都放在公司里,总得拿出一些资产作为祖产给传承下去。
如果雷蕴荣的后代安分守己还好,他留下的资产肯定能保这些子子孙孙一世富贵,但就怕有人想法很多,想去自主创业,这样的情况下再大的家业都有可能败掉。
所以还是先留出一份祖产,给自己的后代一个保障。
其实这在西方是很普遍的,举个我们最耳熟能详的例子,比尔盖茨。
别看比尔盖茨的财富好像每年都在增长,但其实他在微软上市之后一直在减持自己手里的股票。
获得的资金他除了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以外,进行了多元化投资,而且投资的大多都是一些传统行业,这也是为了让他的财富不至于全部压在微软上。
事实上,到了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比尔盖茨的财富的大头已经不是微软的股份了,而是他来自于他成立的瀑布投资。
瀑布投资就是比尔盖茨用来保值甚至是增值自己财富的投资公司,也是他给自己后人的保障。
雷蕴荣也思索了一番,到底把哪些资产放到祖产里去。
最后雷蕴荣抽出了两块,一块是快要重建完成的新华人行大厦,重建完成之后的华人行大厦将会是整个中环最现代化的大厦,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价值肯定也会越来越高。
至于另一块,雷蕴荣选择的则是从九龙仓获得的山顶红梅阁物业。
那里房子的价值不用说,仅仅是租金就不匪,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仅房子的价格在涨,租金也会疯长。
没有什么比房子更好的传承给后代了。
而且那些在建的三十九栋联排别墅雷蕴荣也暂时不打算卖,此时也卖不出什么价钱,等到九十年代再卖,那价值会高的多。
最后,雷蕴荣把新华人行大厦和红梅阁注入到雷氏慈善基金会。
今后这两块资产产生的收益除了用于慈善以外,雷氏家族成员的开销都会走慈善基金会的帐。
当然雷蕴荣日后肯定会再拿一些资产注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