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一节 跑那么就为一只表,没人信(2/3)
就能把成本压到四块。”
“差不多。”
邱大海又一画了一个线路图:“如果是指针式,这个就复杂了,好的机芯至少值三十块。但液晶这种,机芯能作到一块五,如果批量够大,技术再成熟一些。一块三以下是可以的。”
技术人员这时来了。
表带材料、表盘材料、表面使用玻璃的,还是塑料的。
事实上,四块钱作不下来。
白昊要的这种粉色的,非常高级的。用的是钢质表体,再套上一个软塑料的哈罗凯迪,然后用丝线编的表带,这样贴合最舒服。
接下来,加一块高强度玻璃的表面,然后把简单的表盘换成不锈钢材料。
这个人数不到三百人数字编号厂,能人尽出,不但有一流的制版师,还有人竟然用一块橡胶手工雕刻出了哈罗凯迪的外层表套,然后纯手工打造,第一台样表在晚上八点的时候造好了。
白昊拿着这第一只样表戴在楚军兰手上:“这东西放在沪市,二十块,再送几种不同的表带什么的,合适不?”
“合适,成本需要好好核算,但估计按年产三百万只计算,六块五能够拿下。如果是直接一块黑橡胶连表带加表体,一块八成本足够了。”
“五百万夏国币,外加一台倭岛的注塑机。如果没问题,邱厂长派个人和我家付老爷谈合同,签协议。怎么分,协议时长多久,这些我都不管。不怕邱厂长你现在骂人,我来这里图的就是这个,就这一个。”
白昊指了指楚军兰手上戴的那只。
邱厂长愣了一下,转而哈哈大笑:“得了,喝酒。今天喝好了。”
岳厂长这年龄,他知道白昊在开玩笑。
就这东西,九厂实验室什么水平,九厂的人什么水平,照样可以纯手工打造一只,跑了几百公里过来,就这一只样品表。
玩笑话,纯粹就是玩笑话。
喝酒,喝酒是正事。
倒有几个技术员问了:“真的,就为了这一只样表?”
副厂长笑着安排人将图纸,草样什么收好的同时回答:“玩笑话,你们怕是不知道,这位九厂厂长从发迹开始,就从来不挣夏国国内的钱。而且很在意外国人拿不值钱的东西挣咱夏国的钱。”
“相信我,最多再有半年。咱们上邽商店里的十八寸电视,一千块之内就有买到。我给老丈人那台十八寸的,排了好些天的队,花了两千多,现在想想,真亏。”
邱大海这边,上至他这个厂长。下至刚才打杂的技术科新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