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葡萄纹(2/3)
他,“所以,孔夫子所赞的秉笔直书,指的不仅是如实记载眼前发生的一切,还要穿过层层迷雾,看透事情的本相,是也不是?”“是。”“那么,董狐若于事发伊始便武断落笔,只怕会写下‘赵穿弑君’这个表象,而放过幕后的元凶,是也不是?”“……正是。”“如此说来,今日陛下与离支之事,也尚为完结,”叔孙通蓦地转身,快步走回到刘季身边,“陛下喜离支,问长沙国能否种出此果。皇后苦心劝谏,说民之良田远远胜于皇帝的口腹之欲。随后,陛下说——”他冲刘季挤挤眼,刘季恍然大悟,抚掌笑道,“对对,我自然是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决意不再接受郡国进献的珍奇玩物。继而,我不仅褒奖了皇后,还命史官特意将此事记下,让后嗣子孙也时时铭记于心。”***刘季清清嗓子,刻意提高声音说,“朕自即位以来,薄赋敛,轻徭役,内修制度,外抚戎夷,务存节俭,与民休息。诸如此类,都是想为百姓办些实事。今一时忘形,险些忘了初衷,所幸国有皇后,深仁厚德,克勤克俭,及时忠言劝谏,为朕良佐。赐皇后——赐点什么呢,我稍后想到了再说。董家的,你可都记下了吧?”董望之如坠云雾,提着笔,呆呆望向皇帝,怔住了。董狐笔、太史简,素来是史家铮铮铁骨的模范,方才皇帝盛怒,他本已打定主意,定要做个以命相搏的良史,方不辱祖上荣光。哪知,经过叔孙通与刘季的一唱一和,局面忽转,他竟有些不知所措起来。皇帝已改弦更张,更下旨此后禁止郡国进献奇珍,分明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是,怎么感觉有些离奇,似乎有悖于自己毕生追求的正道。旁人只看得到董望之惨白的脸上两道浓眉紧紧拧着,脖子却依旧直直梗着,显然还在犹豫。吕雉轻叹一声,移步过去,对那肃肃如松下风的年轻身影低声提示道,“你毕竟太年轻,不知道人的一辈子很长,并不是非要杀身才能成仁。难道君子成人之美,就不是夫子所说的仁了么?”这几句话温柔沉稳,几不可闻,但在董望之听来,却如仙语梵音,振聋发聩。***他心神巨震之下,不禁抬头去寻那声音的来源,但见皇后丰颊光华,面容平静如常,只有低垂俯视的眼眸似洞察一切,全是惜才的慈悲。雷霆雨露,春风化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