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事有反常必有妖(2/3)
论你的事。”
旺财满脸笑容地说道:自家少爷,可真是炙手可热,一百两一首诗,简直等于抢钱。不对,抢钱都没这么好收入。
陈有鸟面色古怪:“这个套路,典型便是炒作啊。”
旺财不懂,问:“炒作?什么是炒作?”
陈有鸟不回答,皱起眉头。
炒作,主要是奔着收益去的。问题在于,如果这个属于炒作的话,最大的受益者便是他自己。对此,陈有鸟却毫不知情,这就显得奇怪了。
他不相信有谁会无缘无故地捧自己。
当初孟夫子推荐,已经相当给力,以孟夫子的品性,也不可能做得出重金买诗的事。
那么,到底是谁?
陈有鸟想不出个所以然,对方诸般作为,处处彰显了人脉和财力,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影响力,从而得知,肯定是一个有相当分量的人物。
“难道说,我从《文心雕龙》搬运来的经典诗作,真得发展出了某个铁粉?”
他摸摸下巴,若有所思。
旺财忍不住喜悦之情,又问:“少爷,要是他们打听到了住处,会不会真得跑来堵门,求字,求诗词?”
陈有鸟没好气地道:“我哪里知道?”
心想这事隐瞒不了多久,成为秀才,成为道士后,一下子名声外扬,再低调不住了。
旺财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禁一跺脚:“不好。”
陈有鸟看着他:“什么不好?”
旺财懊悔地道:“少爷,你以前写过的一些笔墨,我收拾的时候,都把它们当垃圾处理了。要是留在现在,不得卖几百两银子?”
想到这,他后悔得都要翻白眼了,那可是几百两白花花的银子。
陈有鸟嘴唇咂咂有声,他有自知之明,写失败的那些笔墨,不可能都卖钱,即使能卖,也不会真得卖那么多。
很简单,世上没有这么没道理的事。
一些书画名家的真迹很珍贵,为时人所追捧,但这些名家受欢迎的程度,往往与他去世的年月长短有关。说白了,这人还在世的话,价格不会太高,只有死了,死得久了,留下的作品成为古董,价格行情才会步步增高。
没办法,人还在,就能继续创作出新的作品,从而影响旧作的行情,只有人死了,那些东西,成为了绝品,也就开始值钱。
把这个规律套在陈有鸟身上,可以得出目前发生的事是多么不合逻辑。
一个二十不到的家伙,写出的作品被人重金抢购,是世界疯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