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游子身上衣(3/4)
,见无人敢上前,肆无忌惮的对着周围道:看到没有,这就是得罪本侯的下场,在这齐州,本侯就是王法。
无人敢应,也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阻止这场悲剧,不是他们麻木,也不是他们没有心肝,而是恐惧,让他们不敢伸出援手,刘业说的对,他在齐州就是王法。
包康,寇效,杨开,还有五个举子,就这样渐渐的没有了生机,倒在血泊之中,双目睁的老大,死相恐怖,怨气难消,第二天事情传出来后,齐州城里,却出奇的安静,甚至连刺史白大人和长史大人,都异常的安静,太诡异了。
一下死了八位举子,竟然无波无澜,满城皆寂,事情很不寻常啊,还是说刘业和刺史长史大人,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
从那天以后,齐州虽然看着和以前还是一个样子,却少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氛围,百姓们少了生气,甚至开始变得麻木,对于任何事情,都不再去关心了。
所以,哪怕是天师驾临这座齐州城,也只是因为他身下的那头老虎引起的小小骚动,虽然还是有人好奇,却少之又少了。
那条淮水河,从此一到夜晚,就传出怪异的动静,有人听到凄惨的嚎哭,有人听到怒喝的骂声,还有恐怖的尖啸声,有人说那是八位惨死的举子怨气不散,化作厉鬼,想要报仇伸冤。
而去花船消费的金主们也再也不去那一带了。
他们八人除了死去的包康是世家子弟,其他人都只是寻常的人家,哪里惹的起传国侯,包家虽然闹了一阵,最后也不了了之了,只有一个杨开的老母亲,整日在巡案衙哭嚎,眼睛都哭瞎了。
一位五十几岁的瞎眼老太太,晚年白发人送黑发人,人间惨剧莫过如此了。
“冤枉啊,大人,我儿冤枉啊。”老妇人手中捧着杨开的血衣,那是一位还没有完全麻木的衙差让她剥去的。
杨开家本就贫寒,现在更是雪上加霜,他寒窗苦读十几年,就是为了能让老母亲安享晚年,衣食不缺,谁想到却一朝客死异乡,还连累老母亲哭瞎了双眼。
“你这老妇好不晓事,我家大人念你年迈,不忍苛责你,你却日日来次寻事,你儿子已经死了,我家大人也给予你一份财帛赔偿,你还想要怎样?”一个巡案衙门的司吏无奈的道。
老人家却依旧肝肠寸断的哭嚎着,手捧着那件,她一针一线为儿子缝的衣裳,那每一针每一线,都是她的牵挂和思念,希望能带给儿子平安,能护着他周全。
衣裳上面的血迹已经干了,甚至有些发黑,那每一块干血迹,都让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