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二章战国青铜鉴(2/3)
能是官方制陶遗址。
因为在附近还找到了成品区和废品区。
这处大型制陶遗址,距今最少也有2000年。
也许是由于地理位置偏僻,整个遗址保存的相当完好。
在烧造区内,3个大型烧窑深埋于地下,窑穴最深的达3米多。
“这座古城现在已经消失了,在战乱时期有人盗掘,也有人破坏,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到古城墙了。”
后面的招牌,是一片古城垣。
这座古城的城垣,均是用土夯筑而成。
从一些保存完好的城墙看,高度一般为10米左右,最高可达16米、城墙基宽40—60米,顶宽25米。
这样的城墙要是保存到现在,也是一座奇迹吧?
特别是一面城墙外侧,还有数处马面建筑,这应该是我国最早的新型城墙防御设施。
可惜,这么宏伟的古建筑,居然没有留到现在。
当然,这些其实都不算重要,最重要的是有铭文的青铜器。
而就算是没有铭文,只要是青铜器留存下来,也是价值连城。
陈文哲看这座洋房的大厅,当年那位摊主的祖上,是真没有少哗啦啊。
他们肯定是发现了一片古代墓葬群,要不然绝对不可能收集到这么多青铜器。
翻着照片,陈文哲发现,他们还真是够幸运的,居然还找到力量一座青铜器窖藏坑。
最幸运的是,这青铜器窖藏居然先后发现三批,均位于古城dc区内。
这些窖藏收藏的青铜器还真不少,第一处里面曾发现多座青铜礼乐器坑和殉马坑,出土青铜礼乐器60余件。
第二批位置在古城东城中南部,共发掘6座青铜礼乐器坑和56座殉马坑,出土青铜礼乐器57件。
第三批位置在古城东城西南部,发现青铜礼乐器坑10座,殉马坑20余座。
出土西周时期的青铜重器255件,其中青铜礼器坑4座,出土鼎、簋、鬲、鉴、壶、豆等111件;
青铜乐器坑6座,出土编钟18套144件,与之伴出的还有悬挂编钟的木架笋虡6套和吹奏乐器陶埙4件。
这么多的青铜器,陈文哲还真怕买不起,主要是一套套的青铜器,实在是太多了。
在这里,什么鼎、簋、壶、豆,都算是普通器型。
陈文哲见过最少的鉴,就有好几件啊!
不过,这些青铜鉴看着不像是西周的,倒是有着战国青铜鉴风格。
如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