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帝王年款(2/3)
多书写双方框底款。
此时的民窑瓷器,也大量开始写款。
这些器物除了写“大明成化年制”外,还出现了“成化年造”、“大明成化年造”、“大明年造”的样式;
成化时期最为着名的“天”字罐,底部会写一个青花楷体“天”字。
着名陶瓷研究学者孙瀛洲老先生,曾经将成化时期的六字款编成一段要诀。
“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字日尖年肥胖,成字三点头肩腰。”
成化瓷器的落款部位,一改宣德时期的随意之风,而变得逐渐规范化和程式化。
其款识大多在器底,少量书于器口边缘。
另有高足杯,款识写在高足的里面环绕一周。
成化款识字体风格独具特色,被认为是皇帝亲笔所写,字体饱满硕大,与外围框线几乎贴合。
弘治时期的底款,发色与成化一致,但字的形状与大小略有不同。
弘治时期的款,整体风格更显秀气,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较大。
字的边缘也不像成化的那样,紧贴着外框。
此外一些小细节也应注意,比如,“弘”字的右半边与左边“弓”字旁上方半部分近乎平齐;
“治”的三点水略低于右半部,并且“口”字最后一横多出来一点。
弘治朝还有一种黄釉把盏,在内底心书写有“弘治年制”四字篆书青花款。
正德瓷器的款识特别工整,间架结构挺拔有力。
这一时期多流行四字楷书款和矾红彩底款,基本不见暗刻款和模印款;
而且,四字款识中“年”字不写竖画而多写一横,被称作“四横年”。
正德时期官窑的青花颜料,不止一种。
早期使用的是平等青,发色澹雅,和成弘时期的青花风格类似。
中期开始试用石子青,发色灰暗深沉。
晚期使用石子青加回青的配方,发色蓝中泛紫。
不同青料书写的底款,也各不相同。
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对正德时期的青花瓷进行再细分。
嘉靖时期的款识,字体较粗,颜色深紫凝重,发色犹如蓝宝石一般。
每个字的笔锋特别明显,尤其是每个款字之中的撇和捺的收笔近似水平,独具特色。
其他特点比如早期款识“靖”字左边的“立”字,与右边“青”字的上半部分平齐。
中期以后,“立”字的位置逐渐下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