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没有什么是不可模仿的(2/3)
特性,很难,最起码对于个人来说,难度很高。
当然,只要了解了苏料的特性,解决问题也不难。
比如,因青白釉颇有厚度,并流动性为粘滞态,可使颜料较充分反应发出晕散并得到控制,或使其中较大颗粒杂质凝聚漂浮现出晕散。
大多数元青花器物,都或多或少混有国产料或回青料,因此会大大降低凝聚态晕散效果。
所谓凝聚态晕散效果,即是指,一要凝聚,二要晕散,缺一不可。
这也是有规律的,比如混入国产石子青料后的表现,就十分明显。
比如,串珠状黑斑的点状凝聚态现象弱化,即黑点变少多往一块收聚。
结果是黑点多变连结态,或变团状条状等更大不规则态黑斑,且黑斑边缘变不晕散或少晕散。
再就是其颜料底色,即“色晕”态减弱,即向不晕态转化。
这是由国产石子青料,本身所具有的收敛性造成的。
如果陈文哲彷制的元青花,只是一两件,那无所谓,他全部使用苏麻离青也是可以的。
但是,他想要彷制的元青花很多,只要是传世的,还有点名气的,他都要彷制。
在这个过程当中,很多元青花的表现,可不止是苏麻离青料能够做到的。
当年制作元青花,除了一些精品全部使用苏麻离青料之外,其他青料使用的也很多。
除了国内盛传的石子青料,还有一些混入我国西部的回青料。
这些青料混入之后,都是一些什么样的表现,也必须知道,要不然,彷制出来的东西,别人很可能一眼就看出发色不对。
就像是回青料,混入了这种青料,最终釉面之上的串珠状黑斑的点状凝聚态现象,就会弱化并发散。
即小黑点或黑斑等,变得略微模湖或较模湖,即凝聚态不足,过发散。
再有就是颜料底色,即“色晕”态,会保留至增强。
这是回青料本身所具有的发散性造成的,只要使用了,就可以看的出来。
这么明显的特征,只要稍微懂行,在鉴定元青花的时候,就可以看出点什么,所以陈文哲不得不注意。
元青花钴料的晕散特点,还是比较明显的,所以被视为元青花的主要特征之一。
这种特征是从烧成出窑时就已形成,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加深。
元青花钴料的晕散形态,也是不同的,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最明显的就是先前说的点散型,点散型的特征,是釉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