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贯穿华夏八千年(2/3)
石家河文化玉龙,距今4600年。
1988年北湖天门肖家屋嵴出土,龙体蜷曲呈玦形,首尾几乎相接。
这种玉龙,与红山文化玉猪龙的造型接近。
h凌家滩玉龙,距今5300年前。
这种玉龙吻部突出,头顶凋刻两角,阴线刻出嘴、鼻,嵴背处的十七条斜线为龙身鳞片,龙的特征已十分明显。
尽管发现于不同的史前遗存,这些玉龙的躯体,却都不谋而合地呈蜷曲状。
后来的西山陶寺彩绘蟠龙纹,也是如此。
20世纪70年代末,西山省襄汾县的陶寺村墓地中,出土了一件彩蟠龙图形的陶盘
这件彩陶盘高8.8厘米,口径37厘米,底径15厘米,有斜的折沿。
盘内绘有一条拳曲的龙、蛇身,红黑相间,头上有耳,嘴微张,上下有细齿,舌吐出分叉。
陶寺遗址代表黄河中游地区,龙山文化的一个文化类型。
距今有四千五百年,到三千九百年。
这件龙纹陶盘出土于陶寺遗址早期墓地,距今有四千多年了。
龙眼小而圆,长嘴微张,口中衔着嘉禾,粗长的身体盘曲成环状,体有麟,更像是图腾化的龙。
陶寺遗址的彩绘龙纹盘仅出土于大墓之中,且一墓只有一件,暗示了这类彩绘龙纹盘的非比寻常。
除了这些明显有着龙纹的器物之外,国内还出土过一些龙的原型器。
比如鲵纹陶器,鲵,俗称娃娃鱼,被认为是龙的原型之一。
面对如此之多的史前龙文化遗迹,有时候会忍不住怀疑,或许史前真的有龙这种生物,只是后来灭绝了。
可若真是如此,也该发现龙本身的遗骸、遗迹。
由于史前龙文化遗存分布范围十分广,不同遗址内的龙不是一个模样的,这或许正说明了原本就没有所谓的龙。
原始社会时期,由于对某种动物产生了特别的情感,因而有了原始龙的形象。
但我们如今称之为“龙”的,在那时或许并不叫龙。
红山文化c型龙,在商代得以延续,成为“正统”。
甲骨文、金文中的“龙”字,也已经出现。
“龙”这个字,至迟在商代已出现。
商代的龙,头部所占比例较大,有角,大口,曲身细长。
这一点明显与红山文化玉猪龙,有着深厚渊源。
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墓、殷墟墓葬中出土的诸多玉龙,或许能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