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四章汉书文库(2/3)
这一天,看过修整之后的陶瓷厂之后,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坐下。
喝着当地产地咖啡,陈文哲惬意的拿起一本书。
这是一本《南越汉喃文献目录题要》,里面列举这各种南越历史里的书籍。
现存南越古代汉籍“史记”类文献中,仅以《南越汉喃文献目录题要》所列,史著类即有本国史16种,外国史1种,又列类3种,共计20种。
南越古代出现如此多的“史记”类文献,显示了古代南越与华夏文化的密切联系。
而如此多的南越“史记”类文献,其题名是源于先秦的史书通名“史记”,还是太史公书之专名《史记》呢?
从现存材料来看,似乎受司马迁《史记》专名的影响为更大。
陈文哲得到的南越官修的“史记”类五种史书,皆是编年体通史。
但其书题名“史记”,则可以说是受司马迁《史记》的影响。
当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史记,他能得到什么。
南越古代典籍损毁严重,李朝或有零篇散章传世,却无整部典籍留传;
陈朝散篇较多,整部留传的陈朝仅有《大越史略》,现在文献保存最多的是后黎朝和阮朝。
后黎朝建立已在明永乐、宣德年间,去司马迁《史记》成书约一千五百年,《史记》在越南流传状况已经不详。
但从南越“史记”类文献可以看出,南越陈朝是将《史记》作为史书之正体,故有陈太宗时的官修黎文休《大越史记》,后黎朝亦是,故有黎仁宗官修潘孚先《大越史记》。
至吴士连修《大越史记全书》,“史记”之名深入人心,后世史家传其余绪。
南越古代学者同时受吴士连《大越史记全书》和司马迁《史记》影响,由史及文,终成数量可观的“史记”类文献。
总结起来,好像是从李朝开始,到陈朝、再到后黎朝和阮朝,总共那么四五个朝代,上千年的历史。
五代之前就不说了,那就是华夏的一部分,其后四五个朝代,差不多都是以汉语为官方语言,所以出一些使用汉字记载的圣旨,应该是没问题的。
之所以知道一件圣旨的下落,还要落在陈文哲发现的这套手抄本上。
先前就提到过,这套手抄本是抄自弯弯那边的一位大收藏家的藏书。
他是一位商人,这位叫许煌,他不同于一般南越台商,特别是兴趣爱好不同。
许煌在该地的经商岁月,并未因为异乡的寂寥,而将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