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这款有点不同(2/3)
最多也就是十来块钱,这是铺张浪费的吃法。
如果想要省钱,那就吃两块钱的油条,或者吃三块钱的素包子,再来一个鸡蛋,喝一碗粥,这样也不过花费三四块钱。
每天二十元的生活费,不大吃大喝,肯定足够。
吃过了饭,说说笑笑间,到了八点半,这时众人才走进厂房。
这个时候,陈星辰已经准备开窑。
昨天制作的那些茶壶,今天就要检验成果。
只是一打开电窑,看到里面的作品,陈青虎就忍不住道:“没有丝毫亮光?跟老板制作的差远了。”
“你跟谁比不好?居然跟老板比较?”陈星辰笑着道。
等了一会儿,感觉不是太热,陈星辰戴上手套,开始向外取茶壶。
最先拿出来的是刚开始制作的水平壶,中规中矩,没有任何特色,也就是能用吧?
稍微一敲,壶盖掉下来,再放上试了试,严丝合缝。
茶壶之中倒入水,水流很通畅,没有漏滴现象,还算不错。
可惜,这样的茶壶,连卖两百块钱的资格都没有。
这些是刚开始众人独立制作的茶壶,每个人都有留名,这是他们的纪念品,水平也就那样!
这十六把茶壶取出来之后,剩下的十六把茶壶,就要好得多。
虽然看着还是干巴刺啦的,有着浓郁的火光,而不像陈文哲的作品,有一层莹莹宝光,但是,这些瓷器还能看,最起码看在眼中,还能跟漂亮两个字沾边。
“亮度还是不行啊!”陈星辰有点感叹,他也是见过陈文哲作品的,自然知道区别。
“表面的亮度,和敲击声音的清脆程度,不是判断紫砂壶好坏的绝对标准。”
陈文哲很清楚这一点,因为他第一次制作的朱泥小壶,完全就是使用的河泥。
难道就因为他制作的朱泥小壶有着莹莹宝光,就可以说它很好?
当然,他制作的朱泥小壶很不错,但是这并不能掩盖本质的差距。
所以,有的壶很亮,但却不一定是好泥,有的壶敲起来很响,却不一定是好料。
这些,都是要进行综合全面的评判,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此外,不同色调的泥料,对于所应该表现的具体造型,也是需要考虑和讲究的。
比如,活泼圆润的款形,比较适合用红泥来做;
浑厚凝重的形态,比较适合用紫泥来做;
而端庄方正的造型,则适合于更深颜色的表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