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践承诺重拾南行路06(1/6)
6
徐有贞在家中的书房里挥毫疾书,抄录一首诗词。女儿徐璧君在一旁为他研墨。
仆人进门禀报:“马公子来了。”
徐有贞放下笔。“带他来书房吧。”
“喏。”仆人退下。
徐璧君道:“爹爹有客人,璧君就告退了。”
“你不必回避,”徐有贞道。“士权是咱吴县同乡,在京城也算奇人一个。他博览群书,却不屑科举做官,自己开书馆授业。此人虽为处士,却有大才,为父有疑问时,还常常请教于他呢。你们不妨也彼此认识认识。”
璧君道:“既然爹爹如此说,那好吧,女儿就看看他是何等样之人。”
马士权走进书房,风度翩翩,如玉树临风。
“徐公,士权有礼了!”他向徐有贞施礼。
徐有贞招呼女儿:“璧君,过来,见过马公子。”
璧君上前,道了个万福。
马士权还礼:“小姐气质清新,如仙子临凡,惊若天人!”
璧君的脸红了。
马士权看出了她的羞涩,目光转向一旁,一眼瞥见案子上徐有贞刚刚抄写好的那首词,不由上前细细观看。
“《忆秦娥?中秋月》。”马士权念道。
徐有贞道:“这是有贞去年中秋填的一首词,闲来无事,把它抄录了出来。”
马士权边看边念:“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徐有贞解释:“这首词说是《忆秦娥》,其实又不完全是,有自创成分。”
“看出来了,”马士权道。“下片最后一句多了个字。妙就妙在此处,不拘成体!下片首句与上片末句顶针,复以下片末句与上片首句衔接,往复回还,有如回文。这首词虽少纤巧,却独具匠心。”
璧君听得入神,不由钦佩地说:“马公子真是行家!”
马士权道:“令尊的草书写得也好,刚健劲挺,潇洒流畅,摇曳多姿,疏密有致,大有张旭、怀素之风。”
徐有贞不禁有几分飘飘然:“若论书法,说有贞的书法自成一体,在这一点上,有贞绝不谦虚。有贞对自己的字还是信心满满的。”
璧君道:“马公子,别听我爹的,我爹的书法其实是传承我娘祖上。”
“这个嘛,士权当然晓得,”马士权道。“令堂蔡家乃江南有名的书香门第,宋代书法四大名家苏黄米蔡,蔡襄便名列其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