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施妙计智擒叛贼03(1/3)
3
徐珵登门拜访内阁首辅陈循。他拎着一包礼物,在陈府仆人的引领下,走进陈循的书房。
“首辅大人!”他放下礼物,向陈循施礼。
陈循道:“什么风把元玉你给吹来了?哟,人来就得了,怎么还带东西?”
“晚生的内人刚从家乡回来,带了些太湖东山的碧螺春。特意拿来给阁老尝尝,不成敬意!”徐珵满面堆笑。
“元玉客气了!今日前来寒舍,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陈循一眼看穿。
“晚生还真的有事相求首辅大人。”都是熟人,徐珵也不想藏着掖着。
陈循道:“你我曾同侪于翰林院,同事一场,有什么事,你尽管说。”
“好吧,那晚生就不客气了。此次北jing保卫战,众人皆有升迁,唯独我徐珵原地踏步。徐某也曾去彰德募兵,为战守奔波,理应列在有功人员当中。”
“你是在抱怨朝廷忽略了你的功劳?”
“徐珵不敢。徐某听说,国子监祭酒萧镃以老病为由,递上了辞呈。他的职位尚无人接替。徐某想请阁老向圣上推荐在下填补此缺。”
原来是为了这事。陈循沉吟不语。
徐珵道:“大人是朝廷重臣,内阁首辅,户部尚书。您若能出面力荐,圣上一定会给这个面子。”
陈循道:“元玉你的学识与才干老夫是知晓的。平心而论,你是国子监祭酒的上佳人选。可是,你也清楚,如今朝廷的权力不在内阁,而在六部,而六部之中又是兵部尚书于谦一言九鼎,特别是官员的选用上,皇帝总是先私下征求他的意见。别说文官了,就是武将序列,以前自成体系,全由皇帝亲自任命,吏部从无权置喙。而本朝以来,就连五府都督和边关将领的去留也都是兵部说了算了,这全都因为兵部尚书是于谦。由此可见,他有多大的影响力,他的话上位最听得进去。所以,你若想谋得此职,必须先过于大人这一关。”
徐珵面露难色。
“怎么,不好意思向于大人开口?”陈循问。
“于大人过于耿直,曾因南迁之事当众斥责过徐珵。徐某担心……”
“你是担心他对你有成见吧?”陈循一语道破。“放心吧,于大人不是小肚鸡肠之人,事情过去就过去了,他是不会揪住不放的。对了,你的同乡蒯祥不是与于大人走得挺近么?你不妨先去找找他,让他替你在于大人面前吹吹风,垫几句话。”
徐珵道:“这倒是个办法。只不过,蒯祥的儿子没能从土木堡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